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7、第 7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7、第 7 章(第1/2页)

    *

    成年人忙起来废寝忘食,完全记不得还有吃饭这回事,但是小孩儿不行。

    小倒霉蛋只是过来喊爹回去吃饭,谁能想到跑个腿儿还能撞邪呢?

    卑微落泪.jpg

    朱元璋很头疼,他能下令让手下兄弟们谨言慎行,现在还有个讲不通道理的小娃娃,这可如何是好?

    老朱胡乱抹了把脸,弯腰将什么都不懂的倒霉娃捞起来,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怎么和这个年纪的小娃讲道理,“文青啊……”

    沐青惊恐的睁大眼睛,小短手捂住嘴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爹!我闭嘴!别刀我!”的意思。

    朱文正连忙把娃抢回来,“爹,有话好好说,文青这细胳膊细腿儿的扛不住你发火。”

    老朱愣了一下,心里又冒出揍儿子的冲动,“哪儿发火了?你哪只眼睛看见咱发火了?”

    朱文正后退一步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意思很明显,他两只眼睛都看到了。

    老朱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凶神恶煞的撸起袖子,没有大小崽子一起揍,而是揪着朱文正的耳朵咬牙切齿,“你弟要是吓出个好歹,你这辈子就留在家里给你弟当护卫吧!”

    话音未落,朱文正怀里的小娃就又易了主。

    沐青晕晕乎乎换个怀抱,在心里为倒霉老哥默哀三秒钟。

    让洪都战神给他当保镖,他可真厉害。

    朱元璋揉揉小孩儿的脑袋,呼噜呼噜毛吓不着,“别听你个胡说八道,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大老粗,先生们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咱就是那讲道理的君子。”

    朱文正:……

    旁边其他人:……

    欺负小孩儿也不带这么欺负的,这话您自个儿信吗?

    别人信不信不重要,反正老朱坚信能读书认字的他就是个动口不动手的君子。

    朱君子抱着娃走到门口,温声细气的和娃讲道理,天下大势讲给娃听娃肯定听不懂,直接告诉娃让他不要把刚才看到的动静说出去就是。

    他们家文青是个听话的乖娃娃,肯定不会让他失望。

    沐青捂着嘴巴小鸡啄米般点头,用真诚的大眼睛向老爹传达他的认真。

    老爹放心,他出了这个门就是哑巴,谁都别想让他再说一个字。

    朱元璋和语重心长的叮嘱完,扭头把偷偷摸摸躲在门后面的朱文正拽出来,“把文青送回去吃饭,然后让你们娘准备饭菜送到议事厅。”

    朱文正连忙站直身子,“得令。”

    朱元璋笑骂一声,等一大一小走远,然后才将院子里的亲卫招呼到跟前。

    今天早上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没看到神迹,议事厅里什么都没有发生。

    如果让他知道有谁在外面提起,小命儿也别要了。

    神仙高高在上,哪是随随便便能看到的,他们运气好见到一次也就算了,要是大大咧咧往外传,小心神仙降下天雷劈死他们。

    亲卫们战战兢兢跪了一片,连连赌咒发誓绝对不会外传。

    老朱满意的点点头,各地起义军都喜欢假托神佛降世来起事不是没有原因,虽然他已经不信神佛,但是他也知道用神佛的名头来办事有多方便。

    这不,他要是下令不让往外传,私底下肯定有人按捺不住偷摸摸议论,直接说神仙神仙在天上看着就简单多了,世人畏惧鬼神,谁都不想挨雷劈。

    朱元璋连说带吓镇住亲卫,看看屋里忙的额头冒汗的李善长,又想到这些天给他添了不少乱子的郭大帅,没忍住又叹了口气。

    他知道郭子兴脾气不好,将手里的兵全部交出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想着再不济也差不到哪儿去,郭大帅虽然没什么远见,但是他好歹听劝,不是那种冥顽不灵固执己见明知道错了还要一条死路走到头的人。

    万万没想到,他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郭天叙那老小子忒不做人,本事没多大心眼倒是一大堆,成天净知道搞些糟心事儿。

    之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他可以不追究,但是之后郭天叙要是再给他使绊子,他也不是泥捏的。

    滁州的三万人马是他拉扯起来的,甲兵洁利队伍严整,郭大帅带来的那一万人马中同样有他招来的兵,只要他想,他完全可以将郭大帅架空。

    可他朱元璋不是那等忘恩负义的人。

    是郭大帅收留的走投无路的他,之后又提拔他做亲兵让他带兵打仗,还给把贤惠能干的义女嫁给他为妻,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他不能因为郭大帅被奸人挑拨就对恩人心生不满。

    即便那个奸人是恩人的亲儿子。

    朱君子扯扯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他对郭大帅毕恭毕敬是因为郭大帅对他有恩,郭天叙那老小子对他可没恩。

    以前郭天叙搞事,他看在郭大帅的面子上不和那家伙计较,如今火已经烧到他身上,他总得想法子保住自己的性命。

    刘福通的明军怎么打退蒙古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如何应对脱脱麾下的百万元军。

    天音说起义军全靠大都的皇帝发疯才逃过一劫,谁也不知道天音说的是真是假。

    皇帝真的发疯那再好不过,若是皇帝不发疯,没有召脱脱回大都,他们还得继续发愁怎么应对来势汹汹的官兵。

    光幕来无影去无踪,他们都不知道天音的来历,在对那玩意儿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就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天音无异于自找死路。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感受着阳光照在身上的暖意稳下心神,转身回屋看老李整理的怎么样了。

    *

    秋风习习,日头刚出来的时候寒气未散,这会儿太阳升的老高,凉气儿也散的差不多了。

    沐英和朱文忠一大早去校场跟士兵们一起训练,训练结束才会回来,他们俩的早饭不在家吃。

    朱文正拎着小短腿儿弟弟轻车熟路来到后院,迈过门槛后才把他放下,“娘,我把文青送回来了。”

    马秀英心里有事没有胃口,早上准备好的饭菜已经凉透了,这会儿已经放回厨房温着,听到声音后才又让丫鬟端出来。

    “娘,爹让您准备饭菜送到前边议事厅,今天有大事要商量,他就不回屋吃饭了。”朱文正闻到饭菜的味道终于察觉到饿,三言两语把该传的话传了,拿起筷子开始风卷残云。

    神迹之事不能外传,娘这边不是外人,但是也不能他来说,等老爹有空了让他回来自己说。

    他没说,马秀英也没问,等老朱回来再问也不迟。

    她被郭子兴收养之后学的不只有女红针织,还和先生学过经史子集,家里没那么多讲究,世道越来越乱,能多学一点是一点。

    郭家的义兄对学业不上心,且性子顽劣耐不下心,教书先生拿钱办事,根本不敢管顽劣的少爷,最后反倒是女儿身的她学的最多。

    老朱知道她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女人,即便她不主动开口,男人回来也会和她商量。

    他们夫妻是一体,瞒谁也不能瞒她。

    马秀英让丫鬟去厨房重新准备饭菜,问朱文正议事厅留了多少人,然后叮嘱丫鬟多做点饭。

    正当壮年的汉子们个个都是饭桶,不多做点不够他们吃。

    沐青蔫儿了吧唧的爬上板凳坐好,拿起他专用的小碗汤匙,机械的往嘴里扒拉大米粥。

    家里的饭菜很简单,朱老爹以前日子过的苦,有的吃就行,别的都不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