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6、第 6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6、第 6 章(第1/2页)

    *

    朱元璋以前在皇觉寺当过和尚,后来皇觉寺周边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无计可施,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他离开皇觉寺后在淮西各地流浪了三年,自然听说过白莲教“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

    白莲教的教众遍及各地,早年韩山童在各地传教,他们郭子兴郭大帅便成了白莲教的信徒。

    郭大帅家里有钱,加入白莲教后结交宾客散尽家财,是濠州鼎鼎有名的人物。

    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鼓动河工造反,至正十二年正月他们郭大帅就以烧香拜佛为掩护聚众起义。

    全天下的起义军都叫红巾军,郭大帅麾下的兵马自然不会例外。

    韩山童是传播谣言的好手,散布“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谣言的同时还宣布他是宋徽宗的八世孙,红巾军打的旗号是“反元复宋”,因此由他来带领受苦受难的百姓揭竿而起再合适不过。

    韩山童图谋甚广,造反之前的准备做的非常齐全。

    他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既然全天下的起义军都是“反元复宋”的红巾军,那么这些叫红巾军的起义军都要奉他这个宋朝皇室之后为正朔,都得听他们的号令。

    起事前的准备的确是一点疏漏都没有,就是消息藏的不够严实,起义当天就被官府派兵追捕,号称宋徽宗八世孙的韩山童也当场被抓。

    落到朝廷手里的反贼,无一例外都是死。

    韩山童已经死了,刘福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率领红巾军对抗朝廷,这么一来全天下的红巾军就得听刘福通的。

    按理说是这样,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至少到现在为止,各地的红巾军依旧是各干各的,也没见谁巴巴的去找刘福通拜山头。

    郭大帅最开始起义只是聚众焚香借弥勒佛的名号,濠州城内五个大帅,每个大帅手里都有一万多兵,大帅们占据濠州后只顾得内斗没怎么往外扩张,所以和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也没有任何联系。

    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刘福通和韩山童一样图谋的是整个天下,看不上他们郭大帅手底下这几个兵。

    要不是赵均用和彭大带着徐州红巾军残部跑到濠州,郭大帅能在濠州和其他几个大帅斗到地老天荒。

    没想到啊没想到,没想到啊没想到,没想到啊没想到!

    老朱和他的兄弟们感慨万千,他们知道刘福通会搞事儿,万万没想到那家伙搞到最后真能把朝廷给灭了。

    那可是开国皇帝,啧啧啧,祖坟冒青烟了啊!

    沐青眼睁睁看着他们将“大明开国皇帝”的名号按在刘福通身上,心情复杂的揉揉脸,只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啊?大明开国皇帝是刘福通啊?

    老爹和老叔们说是就是吧,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和他有什么关系?

    什么皇帝大臣的,一个字都听不懂。

    像他这么聪明的小孩儿,不光要该当哑巴的时候当哑巴,还要在该耳聋的时候当聋子。

    他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只要没走出这个门,他沐小青就是聋哑人!

    旁边,李善长捂着胸口,遗憾他们现在离刘福通太远。

    贾鲁死后,围着濠州城的元军散去,朱元璋回到老家钟离招兵招了七百多个人。

    濠州下辖三个县,钟离县、定远县、招义县,那七百多个士兵也都是这三个县出来的,大家都是老乡。

    后来朱元璋将新兵交给郭子兴,自己只带二十四名百里挑一的精锐离开濠州打拼,然后才有滁州现在这些兵。

    他是定远人,听闻朱元璋南下滁州时特意掐着时间前来求见,出门前早已将老朱为人打听的清清楚楚。

    金鳞岂是池中物,郭子兴郭大帅压不住他,小小的濠州城也困不住他。

    他亲眼见到朱元璋后就知道自己没来错,这是个能帮他实现抱负的人。

    当时的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相信朱元璋也和他一样。

    他是读书人,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说他自信也好说他自大也罢,他觉得他有为官做宰的本事。

    来投奔朱元璋就没想安生过后半辈子,人活一世总得留点念想,万一这人真成大事了呢?

    他说老朱只要效法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以后不光能割据一方,甚至还可能成为汉高祖第二。

    很明显,朱元璋也不是什么甘居人下的人物。

    他反都反了,自然不会瞻前顾后束手束脚,他觉得老李说的很有道理。

    俩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老朱当场留李善长做他的幕府书记,并嘱老李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谋士武将之间齐心协力,他们以后才好共创大业。

    天音说将蒙古人赶出中原的是刘福通的明军,将元朝取而代之的也是明朝,朱元璋心里怎么想怎么不舒服。

    蒙古人被赶出中原,接下来干仗的就是汉人。军阀割据混战,最后的赢家只有一个,刘福通成了劳什子开国皇帝,他朱元璋呢?

    老朱皱紧眉头,脑子里一会儿是自己被朝廷杀掉,一会儿是自己被刘福通招降,一会儿是被刘福通杀掉,一会儿是死在大混战中,总之没一个是好下场。

    呸呸呸,妖言惑众,全都是假的。

    老朱眸中划过一抹寒光,抬眼扫了一圈,目光落到在场唯一一个读书人身上,语气幽幽,“先生想去刘福通麾下效力?”

    李善长眼神飘忽,先是矜持的抿了口凉透了的茶水,然后才掷地有声的说道,“说实话,想。”

    他和眼前这人相处那么长久,他知道老朱是什么样的人,老朱也清楚他的为人。

    这时候义正辞严的否认只会显得他心虚,甚至可能让他们之间的情谊出现裂缝,不如直接说实话。

    他被郭子兴强行调走之后还能回来一起商议事情,足以证明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信任来之不易,他可不想丢的这么莫名其妙。

    从龙之功谁不想要?大胆说出来不丢人!

    一屋子的人都被他这理直气壮的反应给惊呆了。

    都说读书人说话九转十八弯,这李先生说话怎么不知道委婉点?

    他们大哥不好惹,李先生在他面前说想去投靠刘福通,他们大哥火气上来直接把人砍了怎么办?

    徐达连忙把蹲在台阶上的朱文正拽起来,一左一右盯着老朱,严防死守不让他拔刀。

    汤和看这家伙的样子实在不想说什么,只是摇摇头说道,“我听说刘福通身边有个叫杜遵道的人,以前还当过朝廷的大官,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

    这个老徐,怎么就不知道动脑子呢。

    大哥开口问,李先生回话之前肯定经过深思熟虑,用得着他在这儿瞎担心?

    朱文正脑子里忽然闪过一道光,难得机灵一次,听到汤和这么说立刻猜到他的意思,“就是就是,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李先生去刘福通那儿被杜遵道欺压怎么办?”

    不是他异想天开,而是前车之鉴就在面前摆着。

    天音都说了,哈麻害死脱脱是因爱生恨,他想当脱脱身边最亲密的人,脱脱最信任的人却不是他,这才在皇帝跟前进献谗言弄死了脱脱。

    脱脱都死了,他的亲信能落得好下场吗?肯定是陪脱脱一起玩完!

    他没见过杜遵道,不知道杜遵道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知道他们李先生的本事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