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第131章 第131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第131章 第131章(第1/2页)

    扬州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故事的地方,昔日曾叫江都、广陵,是隋炀帝的葬身之处,也是唐时江南经济最繁荣之处,不少文人骚客提江南必提扬州,留下不少佳作名篇。

    不过因这百余年的战乱所致,扬州城遭遇过不少重创,直到南方的政权全部被消灭,这扬州才得以恢复安宁、休养生息。

    因而沈霁觉着扬州虽然繁荣,却不比汴梁。

    “也不怪乎大家都不想迁都,洛阳比扬州还要凋弊,谁愿意舍汴京而迁往洛阳?”沈霁叹气。

    李云杳安慰她:“上次回京时途径洛阳,那儿比我们初次去洛阳时已经繁盛了不少,多了很多人,也渐渐有了人气,尤其是官家注重漕运,那河段的淤泥一直都有清理,相信无需太久,洛阳便能重拾昔日的都城地位。”

    “说到漕运,我们下扬州之时一直都是走水路的,现在明明是雨水充沛的季节,水位应该高涨才是,可我瞧着运河的水位怎么瞧着有些低?很多河段都得靠拉纤而行。”

    “问一问转运使便知了。”

    转运使虽说是沈霁的上司,不过一开始他主要负责的就是漕运之事,只是近些年为剥夺节度使的实权,这转运使便分夺了部分行政方面的职能,不仅能考察州府官员,还能过问刑狱与治安之事。

    转运司的治所就在扬州,与沈霁的知州府衙相隔不远。

    沈霁刚赴任没多久,转运使刘蟠便派人来宴请她。

    兴许是听闻了沈霁有垂怜官妓、爱给官妓放良之名,刘蟠生怕沈霁一来就把扬州的官妓都放了,因而此次宴会并未安排官妓助兴,只让自家的家妓出来劝酒。

    沈霁为难道:“刘漕使,不是下官不给你面子,而是内人严令禁止我喝得酩酊大醉,否则不让我踏进府衙半步。”

    诸同僚笑道:“太守之妻如此彪悍,怎的不休弃了她?”

    沈霁瞥了这群搂着刘家家妓,趁着醉意就放荡不堪的臣僚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糟糠之妻不下堂,更何况,我是再也找不到比内人更好更贤惠、明事、得体的妻子了。”

    说到女人这些人的话题倒是多,有说三从四德的妻子才是好妻子的,有说善妒的女人上不得台面,有说女人不给面子就应该予以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将对方驯服得服服帖帖……

    还有人已经开始给沈霁介绍二婚人选了。

    沈霁并未动怒,只是笑眯眯地问他们:“你们所说的贤妻良母可曾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通晓典籍?可曾知晓火|药、铁火炮的制作方法?可曾走过四方天地、为民生百事献计献策?可曾得过官家的夸奖,获诰命加身?可曾在我失落迷茫之时为我指引方向?她是无可替代的。”

    说罢,她重重地放下酒杯,冷喝道,“如此风华卓然之人,岂容尔等拿那些庸碌的女人来侮辱比较?!”

    被她这么一吓,众人的酒醒了七分,他们这会儿才想起,沈霁可不是那些靠门荫出身的纨绔世家子弟,她进士及第靠的是自身的才学,她加官进爵也是靠在代州所干的亮眼政绩,她背后有当爹的首相,本就无需跟他们这些老油条虚与委蛇,之所以受邀前来,也不过是不想失了礼数。

    首座上,一直静观其变的转运使刘蟠终于出来打圆场,说沈霁与文安县君伉俪情深,诸位官员是外人,并不知晓二人的感情深厚。

    这话像极了那和稀泥的,称赞沈霁和李云杳的感情深厚的同时,又把这些人的口无遮拦说成不了解实情,为他们开脱。

    众人顺着台阶就下了,纷纷附和。沈霁初来乍到,也不好跟这些人计较,否则就显得咄咄逼人了。

    经此一事后,众人便都收敛了不少,沈霁也借此机会聊起了正事。关于运河的水位问题,想必没有人比负责漕运的转运使更清楚的了。

    刘蟠没想到她到任后先关注的是这等小事,道:“这运河本就是人工开凿的,河道窄而浅,河中淤泥阻塞,河床变高,以致流入的河水变少,显得水位不高。”

    “那为何不清理淤泥呢?运河出了问题,最烦恼的应当是漕使吧?”

    刘蟠笑了下,叫人拿来扬州的堪舆图,他展开来道:“扬州段的运河属淮南运河,北起山阳,南至咱们扬州的瓜州镇。北段的河水来自淮河,咱们这儿又有长江之水汇入,两端的河岸会受大江的侵夺,致使淤泥堆积,河床太高,不堪承运。淤泥是年年都有清理,每年都征集了上千春役的役夫去清理淤泥,可作用不大,显得劳民伤财。”

    沈霁颔首,并未多言。

    宴席结束,沈霁也早早地回了家。她走后,那些还未散去的官员便聚在刘蟠身旁偷偷嘀咕:“这新知州可不好相处啊!”

    “你们往后行事都小心谨慎些,这位可招惹不得。”刘蟠劝告道。

    连转运使都这么说了,众人自然是不敢再像之前那般在沈霁面前口无遮拦。

    ……

    虽说漕运之事自有转运使负责,但这运河也事关民生,沈霁想要治理好扬州、大力发展扬州的民生经济,就得扬长避短。

    她并不着急立马处理运河之事,上任之后,先一边熟悉扬州的政务,一边到乡里走访,了解这边的风土人情。

    扬州是有州学的,不过相较之下,私学也依旧十分盛行,沈霁为此拿着徐铉的信,找到了他的那些朋友,除了向他们请教问题之外,便是和他们讨论民生、百姓之未来,及请他们到州学任教。

    待她熟悉了扬州的事务之后,她才整理目前搜集到的水利方面的资料和李云杳一块儿研究。

    朝中有不少水利方面的人才,对于大宋最重要的“漕运四河”的治理,他们理应是最有心得体会的,沈霁厚着脸皮写信叨扰他们,向他们请教运河的治理问题。

    李云杳提醒道:“漕运四河,汴河、惠民河、广济河与金水河,它们的河情与淮南运河的河情定有诸多不同之处,因而要因地制宜,不可照搬别处的经验。”

    沈霁笑道:“自然的,只是从前的我并不精通水利,如今不想像无头苍蝇一般找不着北,便该向别人学习,汲取所长。”

    沈霁这么一研究,还真的让她研究出了些眉目,她道:“我们可以在这些河段设堰闸,以此控制水位。同时也可在运河的旁边选一处开凿人工湖作为蓄水之处,当运河水位不足以让船只通行时,便从人工湖中放水。雨水充沛的时候就往人工湖中蓄水……”

    李云杳觉得她这个主意不错,又根据后世的经验予以了些许建议,两人再整合这些资料,将之写成折子递了上去。

    这些个方案经过了朝中水利方面的专家研究讨论,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就是这项工程颇为耗钱,惹得计司有些不满。然而这事若处理得好,那漕运能给汴梁带来的财富将是巨大的,与之相比,那点支出也就不算什么了。

    朝廷为此还专门设了管理堰闸放水、蓄水事宜的官员。

    刘蟠见状,他好歹是转运使,关于漕运方面的功劳岂能都被沈霁抢了去?于是也献了策,说是在楚州和扬州这两段河流入口之处河水湍急,南北往来的漕船经常在这些地方受到影响,损坏了漕船,为避免风涛之险和解决运河水源问题,建议在两边的江口处再开凿几段运河……

    朝廷也同意了此提议。

    赵老大跟沈亿陆说:“刘蟠在淮南多年,却一直没有什么建树,如今被小沈卿这么一逼,倒逼出能耐来了。”

    若不是沈霁献了水利方面的计策,让刘蟠感觉到了压力,他兴许也想不出这么好的治理运河的好办法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