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窥龙榻

7、七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窥龙榻》7、七(第1/2页)

    “我与姚镜珩曾在七年前同吃同睡过几天,我当时是什么样,如今也是。温酒官,我怕。我怕被认出来。我想活下去。”姚书会喘了口气,眼神中的潋滟之光让人难以忽视,“我太害怕了,于是用了些药,能让我多喝两杯还能保持清醒,但代价是会全身起满红疹,起过红疹后不久便会不省人事。”

    姚书会嗫嚅着说道:“我以为从酒量到喝了酒的反应和过去都不一样就不会被认出来。温酒官,我是不是闯祸了?”

    温止寒无可奈何地张开手臂,决定先将这小孩儿安抚好:“没有,你做得很好。”

    姚书会将温止寒抱了个满怀,温止寒拍着姚书会的后背道:“不怕了,都过去了,你不会被认出来的。”

    怀里的人闷闷地嗯了一声,也不动弹。

    温止寒又问:“你那些药材哪里来的?又怎么会知道它们的配方?”

    “偷的。”姚书会答:“我虽然不会治病救人,但知道药材的相生相克,这个方子并不复杂。”

    温止寒接受了这个解释,姚炙儒虽叛变,但家中财物并未抄家充公;姚镜珩也有令,他愿以身作则厉行节俭,不再往九黎王府添置新物什,因此九黎王府中大部分非私人用品都被保留了下来。

    而九黎王府有一个大药房,里面的药材更是在这次易主风波中毫发无损;姚书会住了那么多年,知道药材的所在也很正常。

    旅途中总是枯燥的,行程过半后,姚书会开始缠着温止寒讲故事——讲温止寒与他父母的故事。

    温止寒清楚,少年摸他的底细来了。

    这个少年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心里的鬼点子一点不少;温止寒想,但这才有意思,他的的傀儡已经够多了,并不想再多养一个木头人。

    “我和你父母的交集该从八年前讲起……”

    八年前,温止寒十五岁,他刚学会酿造酒人。那时的他怀揣着一腔热血上京赴试,誓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温止寒是偃都人,临走前将五位他所酿制的高等酒人赠与姚炙儒,拜托对方替他照顾好家中老小。

    姚炙儒收下了那五位酒人,只说了一句话:“宦场沉浮,万事难随心。”

    那句话带了些过来人的揣度,温止寒年少轻狂,自然不以为意。

    温止寒凭借一身本事,成为当年的状元郎,策马游街,好不快活。

    但朝堂却不似他所想的简单,七年前,蓟州大涝,温止寒在宫门外长跪三日,险些跪废了一双腿,却未能为黎民请来一道有用的策令。

    自那以后,温止寒抛了一身清高傲骨,一头扎进官场中,学会了曲意逢迎、溜须拍马,也从此官运亨通,仅用两年就成为三大酒官之一,又两年,成了三大酒官之首,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就是在那场长跪中与你父母成为至交的。”

    姚书会记得,七年前他们全家来过一次京城。

    据说那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难得的好年份;边境的频频告捷让皇帝心气儿更顺了,他拟旨邀请所有诸侯王阖家进京过年,姚炙儒也在其中之列。

    九黎王姚炙儒与皇帝姚百汌向来不亲厚,姚炙儒的母妃不受宠,连带着他本人也是被冷落的存在。

    彼时还是太子的姚百汌端的是皇储、皇兄的架子,自然是看不上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皇弟,两人甚少交集。姚百汌兄弟姐妹众多,甚至不记得有姚炙儒这号人物。

    后来边境告急,姚炙儒自请出战,取得大捷后被封为九黎王。

    自那时起,姚百汌和姚炙儒才维持了表面的兄友弟恭。

    姚炙儒一家与其他来京的诸侯王一样,住在国邸中。姚书会对京城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九黎王夫妇平日无事就陪姚书会逛逛街;再加之他们也不喜欢往姚百汌面前凑,故而直到宫宴那日,姚炙儒一家才第一次受邀入宫。

    姚书会也是在那时第一次见到了温止寒。

    他看见积雪早已没过了温止寒的膝盖,对方被冻得面色发白、唇色发紫;头发和肩上也都覆了一层薄雪,有的已被体温融化,有的还显露着自己的冰雪本色。

    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显然已经跪了许久,但雪无法压弯他的脊背,他的眼神却仍旧清亮而坚定地看着禁闭的宫门。

    姚炙儒并没有认出温止寒,他弯下身问:“郎君何故长跪不起?”

    温止寒哆嗦着答:“蓟州司酒温止寒见过九黎王。蓟州洪灾,请求九黎王禀明圣上,救救蓟州百姓!”

    姚炙儒答:“好。”

    姚炙儒与姚百汌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宫宴结束后,姚炙儒遗憾地对温止寒摇了摇头。

    “嬴夫人离开前塞了一张纸条给我,上面写——‘靠山山崩,靠水水流。我为温司酒在来福客栈备了一间房,温司酒想通了便报上我的名字来此处歇息吧。’”

    温止寒自嘲一笑:“我当时如何肯听?只怨恨九黎王未将我的话传与圣上。”

    温止寒带着他的不甘心,又从天黑跪至天明,终于等来了上朝的臣子们。他抓住其中一人的衣摆,再次恳求对方向皇帝进言,开闸泄洪或开仓放粮助蓟州度过洪灾。

    温止寒运气不错,随手一抓的人是王下三辅——酒、兽、巫中的驭兽师之一,萧修平。

    萧修平此人恃才傲物且自恃功高,却也有拳拳赤子心,他在朝堂上向姚百汌进言,却被姚百汌三言两语堵了回来。

    姚百汌道:“若洪水冲了我太康龙脉,小小一个蓟州司酒担当得起么?史书中千古罪人的骂名是由你萧修平担着,还是朕替你们担着?国中连年灾荒,直至今年方能仓廪实,粮仓开了,禄米从何而来?朕与诸王的口粮从何而来?”

    萧修平劝谏无门,只得退下。

    姚百汌又道:“朕本不该与你们谈为君之道,但父亲与朕说过,天下事有大小,切莫因小失大。”

    这些话被萧修平一字不落地复述给了温止寒。

    温止寒这才知道,姚炙儒没有骗他,嬴雁风的字条又存了多少的温情。

    他起身时腿已经基本没了知觉,勉力支撑站起来都难,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去了客栈。

    当时有多委屈、有多绝望他已经记不太清了,他只记得,他饮雪作水、跑死了三匹马、不眠不休赶路的两天似乎成了笑话,他甚至一粒粮都没能替殷切看着他的百姓求到。

    姚书会没有让温止寒再回忆下去,他动作又大又急,撸起了对方的中裤,毫不意外地看到红肿的双膝。

    “疼么?”姚书会问。

    怎么可能不疼?

    说不清是习惯了,还是不想让面前的人担心,温止寒将下意识的回答咽了回去,他摇摇头:“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不疼了,雨雪天看着吓人罢了。”

    姚书会用温热的掌心贴上温止寒的双膝,定定盯着自己的手背许久,才轻缓地放下对方的裤腿,声音又小又弱地问道:“那之后呢?”

    三天长跪,温止寒彻底明白了,做披肝沥胆、铁骨铮铮的臣子救不了黎民,也改变不了皇帝的昏聩。

    太康积弊已久,就算遇到手腕强硬的明君,恐怕也难救衰颓之势。

    彼时嬴雁风问温止寒,是否愿意再看盛世,温止寒毫不犹豫地点了头。

    从他为官那天起,他便发愿,只要苍生安乐,一世污名也好、刀山油锅之刑也罢,他都甘愿忍受。

    但当嬴雁风让他作为颍川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