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七零年代青云路

6、第 6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七零年代青云路》6、第 6 章(第1/2页)

    对于项英雄项队长居然当过道士这件事,宋恂颇感意外。

    那个一直给他们劝酒,眼里透着精明的彪形大汉,哪里像道士了?

    “道士能当大队干部吗?”吴科学问。

    “我刚听说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震惊。后来才知道,这事在乡下还真不稀奇。刚解放那会儿,村子里几乎全是文盲,但是道士大多能写会算,他又年富力强,正是合适的干部人选。”

    宋恂对于项队长的过往不甚在意,只追问:“无论是什么出身的大队干部都不能干涉省渔的业务吧?”

    “怎么不能?他可太能了!”严秋实灌了两口茶,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年各地都在破四旧,反对封建迷信。可是在瑶水大队,因为项英雄当了这个大队长,封建迷信活动反而更猖獗了!”

    说完,他就刻意停顿几秒,等着看他们的震惊脸。

    可惜宋恂让他失望了,听了这么劲爆的内容,对方脸上也没什么波澜,还在他停顿的间隙抿了口茶。

    行吧。

    好在吴科学还是很捧场的,一直在催促。

    “为了给联合加工厂提供鱼肝油的原料,咱们支公司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捕捞鲨鱼、孔鳐和鲸鱼。”严秋实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问题就出在捕捞鲸鱼上……”

    宋恂笃定地问:“瑶水大队的人不肯捕鲸?”

    严秋实夸张一叹,算是默认了。

    “怎么回事?”吴科学满头雾水。

    宋恂便隐晦解释了其中内情。

    与许多沿海地区一样,南湾也有些民间传说。

    比如,鲸鱼、鲨鱼、海龟这类海洋生物,在很早以前被视为神物。

    尤其是鲸鱼,渔民们称其为“过龙兵”,认为鲸鱼是海龙王的保驾大臣。

    而且跟在猎食的鲸鱼身后,总能得到大量渔获,所以长久以来,很多渔民认为遇到鲸鱼是件幸事。

    只是,他没想到,现在还会有人相信这些传说。

    吴科学无语道:“明知鲸鱼在南湾意义特殊,还让人家去捕鲸,这不是诚心难为人嘛!”

    严秋实瞪眼:“真是笑话!金海大队的渔民也是南湾人,为什么人家就能钓鲨鱼捕鲸鱼?”

    “你们既然认定项英雄搞封建迷信,怎么不上报?”吴科学哂笑。

    严秋实一默。

    他们当时并没抓住项英雄的什么把柄,很多事情甚至是过了很久后才想明白的。

    他无奈叹道:“反正你们吸取教训吧,别仗着是城里来的,就小瞧了农村社员。”

    话里还带着点吃亏后的心酸。

    宋恂看他这样,不由想笑,主动跳开话题问:“咱们的船员全都是瑶水大队的?”

    “对。这些人特别抱团,我们重新招过一批船员,不过新招的也是一样的路数,捕鱼可以,但是拒绝捕鲸,连鲨鱼都不肯钓。”严秋实一摊手,“都是被项英雄撺掇的!没辙!”

    宋恂笑道:“项队长还挺有威望的。”

    对此,严秋实也很认同。

    “他既是大队长,又是船老大,在好几个大渔场都有人卖他面子。所以,在瑶水大队,除了贾新华,没人会对他的决定说个‘不’字……”

    *

    宋恂一整个上午都在琢磨支公司的事。

    严秋实所说多半是真的,但也得挑拣着听。

    第一年兴许是因为船员不肯捕鲸钓鲨才没能完成任务,但之后两年就未必了。

    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上级部门总不会撞南墙上瘾,明知当地情况,还连年给他们制定同样的生产任务。

    所以,关于支公司的问题还得问问其他人,尤其是那位在养病的刘主任。

    不过,有一点严秋实倒是说得没错,他们现在确实没什么工作可做。

    不只是他们,连贾红梅这个副主任,也是从早上就开始喝茶看报。

    项爱国更是只来公司点个卯就去队里帮媳妇上工了。

    然而,宋恂没能在办公室里闲多久,临近中午的时候,被生产队的民兵排长找上了门。

    听他道明来意,宋恂好笑地问:“你们队里开会,让我去干什么?”

    贾红梅也说:“对呀,铁奎,小宋刚来,又不是队里的干部,你叫错人了吧?”

    “错不了,找的就是新来的小宋同志。”郑铁奎是个大嗓门,一开口就自带回音,“队长叔让我来的,队委中午要开会,还是商量那个养猪场的事。”

    听说是为了养猪场,贾红梅立马重视起来,“小宋,养猪场的事是大事,你还是去看看吧!”

    宋恂本就不乐意在办公室干坐着,顺势端上茶缸,揣上一张刚看过的报纸,就跟着民兵排长出门了。

    望着两人的背影在门口消失,杜三泰翻着他的三白眼,酸溜溜道:“省城来的就是不一样,才来一天就能去大队部开会了。”

    大队部在社员心中的地位特殊,能去那边开会的,都是村里有话语权的人。

    要是有机会选择,他情愿用渔业公司的工作换一个生产队的小队长当当。

    吴科学最烦说话阴阳怪气的,不客气道:“我也是省城来的,项队长怎么没找我呢?人家那是看重宋恂的本事了。”

    “他不就是船厂的技术员嘛,我们队里也有自己的修船师傅,公社农机站里也有技术员。”

    有啥了不起的。

    “宋恂可不是普通技术员。”

    杜三泰跷着二郎腿冷哼:“技术员还要分出三六九等呀!他要是真的厉害,自己怎么不说?”

    吴科学不想刚来就跟同事拌嘴,便斜眼看他,眼里的意思很明显——就算他说了,你懂吗?

    贾红梅重新拿起报纸,息事宁人道:“行了,介绍信我看了,小吴说的没错。队长让他去开会,肯定是有原因的,回头问问宋恂就是了。”

    *

    宋恂是干什么的,项英雄很清楚,但他为啥还要叫上人家来开会呢?

    项队长是这么跟宋恂和其他干部解释的:“养猪咱们都会,但机械化养猪谁也没见过。小宋同志虽然不是搞农机的,但人家是鼓捣轮船的,比咱们有见识。”

    六七个干部或坐,或站,或蹲着,手里捧着各自的干粮,一边开会,一边就把午饭解决了。

    宋恂的待遇不错,跟郑铁奎和项队长坐到了一张条凳上,手里还被项队长塞了两个窝着咸鱼片的窝头。

    因着早上听了严秋实那番话,他今天还特别留意了项队长。

    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他与其他农村干部有什么区别,怎么看都不像当过道士的。

    思绪飘了一会儿,宋恂又将注意力放到正在讨论的养猪场上。

    据说那位与他乘坐同一趟火车的省农机所宋专家,婉拒了几个社队的邀请,当天就按照县里的路线安排,去了东风公社考察。

    不过,今天上午项队长得到消息,那边的考察结果并不理想。

    “东风公社的条件跟咱们差不离。专家到底对哪里不满意呢?”项英雄被这事闹得吃饭都不香了,放下窝头说,“支书去公社打听情况了,但是在家的干部也不能干等着。小宋同志,你比我们都有见识,你说为了迎接考察,我们队里还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宋恂自打进来就在掂量这个养猪场的事,想法确实有一些,但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