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花间一壶酒

1、第一章 芦苇荡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花间一壶酒》1、第一章 芦苇荡(第1/2页)

    大燕辰州多湖泊,湖泊边上多芦苇,每到秋季,白茫茫一片,延绵数十里。尤其是黄昏时分,夕阳投落芦苇荡中,余温染透了整片芦苇荡,极目望去,像是白雪上燃起了火焰,美得极不真实。

    商队的马车停在了湖畔,伙计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忙着在湖畔起帐,有的忙着生火捕鱼,有的忙着清点牛车上的货物。

    最前面那辆马车的车帘依旧垂着,晚风徐来,偶尔吹开一线帘隙,泄出马车中的些许光亮。第一眼瞧见的便是一双碧色小靴,小靴上绣着一双野雁,雁尾由金丝绣成,在灯影中金亮金亮的。

    先前下车打水的丫鬟翠秋捧着葫芦走了回来,轻轻地掀开车帘,只将葫芦放在了小靴边上,便又轻轻地放下了车帘,生怕吵扰了里面正在看账本的堂小姐霍桐儿。

    翠秋往外走了十余步后,望着眼前的美景,不由得赞许道:“这明镜湖的芦苇真是大燕一绝!美死人了!”

    “呸呸,好端端的说什么死人不死人的。”不远处的商队护卫李哥忍笑打趣,“堂小姐让你多读书,定是又偷懒了吧。”

    “嘘!”翠秋被说中,心虚地对着李哥比了个手势,“可别让堂小姐听见,不然我可又要挨罚了。”

    李哥笑道:“好好好。”

    翠秋轻舒一口气后,下意识往马车处望去——这位堂小姐,是沧州第一酒楼【千日仙】东家的堂姐。说起这千日仙,就不得不提多年前的燕京两大酒楼“千日醉”与“洞庭仙”。东家霍苏年当初是千日醉的少东家,夫人曲知澜是洞庭仙的大小姐,两家在燕京是出了名的水火不容,可谁能想到当今天子的一句戏言,便将这两人指婚成了一对,这对欢喜冤家也就这样渐渐看对了眼。可惜,酒楼树大招风,为保全家安宁,霍苏年与曲知澜便舍去了燕京的富贵,远赴大燕西南的沧州从头开始,开了这家叫千日仙的酒楼。数年经营,酒楼生意渐起,这不,便准备在辰州的州府舞阳城开设分号。

    舞阳城的堂口已经落定,缺的便是他们这些老伙计与管事的堂小姐。

    辰州与沧州接壤,辰州在北,沧州在南,这一路算算脚程,差不多要走七日。今日是他们离开的沧州的第五日,后日便能抵达舞阳城。翠秋已经想好了,等到了舞阳城,便可以好好烧水洗个澡,舒舒服服地睡上一晚。

    夜色渐渐浓了起来,湖上也浮起了一层朦胧的水雾。

    这次霍桐儿一共带了九人,一个掌柜的,四个护卫,一个丫鬟,一个厨子,两个跑堂的。舞阳有舞阳人偏爱的口味,所以到了舞阳,她要在当地再找个厨子。最初的几个月是最难的,所以跑堂的小二两个足矣,若是生意好了,再在当地招揽跑堂的便是。

    湖边起了两个篝火,一个架起了锅,正扑腾地熬着清粥,一个架起了木架,上面放着好几条新抓的大鲤鱼,正滋滋地烤着。

    今晚休息的帐篷已经搭好,小的那个是霍桐儿与翠秋歇息的,大的那个是剩下八个伙计休息的。大家都懂得这位堂小姐的脾气,只等鲤鱼烤好,清粥熬完,再去请霍桐儿下车用膳。

    火光赤红,将附近的芦苇染得通红通红的。

    马车上的女郎翻到了账本的最后一页,提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后,便将账本放到了边上,侧脸掀起帘子,望向马车之外。

    湖边的夜晚,最是安静。

    霍桐儿眸光如水,沉静如昔。二十六岁的她已经褪去了少女的天真气息,透着一股淡淡的成熟韵味。

    她如今可是沧州南云城一等一的香饽饽,不少南云子弟都派了媒婆登门,只求将她聘作妻子。她每次都婉拒了媒婆,霍苏年也劝过她,她只是笑笑,没有多做解释。她也解释不了,总不能把心底藏了多年的那个秘密告诉苏年,扰乱她与知澜的好日子。

    是的。

    霍苏年其实不是她的堂弟,而是她的堂妹。当初若不是女扮男装,霍家那份产业定会被霍家那些叔伯们占去霍霍。大燕不比大陵,那边是女子当家,这边女子鲜少可以继承家业。那是霍苏年的不得已,也是她的无可奈何。后来,霍苏年受陛下器重,这女儿身就更不能暴露,否则便是欺君之罪。

    从小到大,霍桐儿是心疼这个堂妹的,因为她必须成为霍家的脊梁,给所有人遮风挡雨。正因为这份心疼,久而久之,便生出了不该有的情愫。

    起初她将这些情愫埋了又埋,可就像是陈酿的酒,越是沉埋就越是醇香,一旦揭开坛口,那可是无法掩饰的扑鼻。况且,府中还有个小娃曲泠,虽说才七岁,却对她有了异心。小娃尚且不懂那是什么,霍桐儿却明白沧州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待了。

    来辰州,是她给自己的一次救赎。

    放下苏年,远离曲泠,从头开始,过只属于她的人生。能遇上一个良人,是幸事,倘若遇不上,那便一个人惬意地过,也是不错。总要先走出这一步。也许她对苏年的喜欢,只是多年的习惯,离远了,看不见了,心自然也就静了。

    事实也是如此。

    她离开沧州五日,只觉天高地阔,山水如画,连笑容也多了许多。

    “堂小姐,可以下来用膳了。”翠秋走近马车,轻声道。

    “嗯。”霍桐儿应了一声,掀起车帘,提着裙角走了下来。下车后,烤鱼的香味扑面而来,她鼻翼微动,却蹙了眉。

    翠秋问道:“堂小姐,怎么了?”

    “味儿不对。”霍桐儿嗅觉颇好,她是知道厨子的手艺的,这几日临湖烤鱼决计没有掺和这味香料。

    翠秋嗅了嗅:“没有不对啊。”烤鱼的香料就是那个味儿。

    霍桐儿摇了摇头,寻准了香味的源头:“是这边。”

    翠秋顺着霍桐儿的视线望去,那边芦苇丛比人还高,里面黑乎乎的,也不知会不会藏什么匪盗一类的。意识到堂小姐想要过去探探,她一把抓住了堂小姐的碧色衣袖,急道:“天色已经很晚了,堂小姐,里面危险。”

    霍桐儿轻柔地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道:“大燕安稳多年,各处匪盗绝迹,此处三十里外便是军营驻扎之地,这种地方怎会有匪盗呢?”

    “可是……”

    “就看一眼。”

    换作以前,霍桐儿绝不会如此贸然行事,可既然决意改变,便不该囿于过去。她自小与霍苏年一起学习防身武艺,就算遇上恶人,也不至于全然被动。她弯腰捡起两枚石子,真遇上什么,这两枚石子已足以保命。况且,她只是觉得那边的烤鱼味道很是独特,若能讨教一二,兴许在辰州能用上。

    李哥瞧见霍桐儿欲往芦苇那边走,便按刀走了过来,正色道:“堂小姐这是要去哪里?”

    “过去瞧瞧,有人烧的鱼很香。”霍桐儿说明了意思,吩咐翠秋提来灯笼,她顺手接过,便带着李哥与翠秋拨着芦苇垂条,走了进去。

    月亮逐渐升了起来,清亮的月华洒在湖上,湖面波光粼粼,偶有鱼蛙出水,晃出银色碎波荡漾开去。

    月光自芦苇的缝隙间落下,斑驳地洒在湖边小径之上。若不是因为循香而行,他们也不会发现这里居然曲径通幽,藏有这么一条穿过芦苇荡的赏景小径。

    霍桐儿越发地好奇,如此隐匿之地都能寻到,还烧了如此香的鲤鱼,这人真是个会享受的主儿。

    李哥走在最前面,他忽然停了下来,回头道:“堂小姐,那人就在前面。”

    霍桐儿提灯跟了上去,从拨开的芦苇之间望去——这儿其实是处隐匿的码头,码头边上拴了一只小舟,小舟的乌篷檐角挂了一盏灯笼。灯影朦胧,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