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5、01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15、015(第1/2页)

    《中庸》乃儒家经典,全篇共计3568个字,又分为三十三个篇章。【1】

    作为科举人,韩松对这些基础信息了若指掌。

    当年他背诵《中庸》,也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背得滚瓜烂熟。

    再看韩榆......

    他出去不过半个多时辰。

    韩松喉咙轻动,走到韩榆身边坐下:“既然如此,你背一遍给我听。”

    一边说着,指尖抚过《中庸》的书页书脊,确认有无破损痕迹。

    完好无损。

    “好。”韩榆起身,闭眼清嗓子,“咳咳——天命之谓性,口性之谓道......”【2】

    3568个字,耗时近一炷香。

    耳畔洪亮的嗓音清晰流利,声音的主人摇头晃脑,板着小脸看起来格外认真。

    韩松面上情绪不显,甚至在前者背书时分出一半心神提笔誊抄。

    直至韩榆背完最后一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二哥我背完啦!”【3】

    韩松看着一脸“快夸我我厉不厉害”的韩榆,平静无波的眼底多了些什么。

    只是没等韩榆看个仔细,就已消失无影。

    他并未放在心上,迫切地问询:“二哥,我背得如何?”

    “不错。”

    饶是韩松对韩榆存有诸多偏见,也不得不承认韩榆背得极好。

    韩榆双眼闪闪亮,背着手昂首挺胸。

    二哥夸我了耶!

    紧接着,又听韩松话锋一转:“所以你能解释一下,通篇出现二百三十八次的‘口’字,究竟是何意?”

    起初他以为是口误,想过打断韩榆纠正一二,只是听后者越背越流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终究按捺住了。

    直到韩榆背完整本,他才提出质疑。

    韩榆脸一红,对着手指说:“因为那些字儿我都不认识,就以‘口’字代替了。”

    至于为什么用“口”字,也是受到语文老爷爷的影响。

    因条件所限,从网上下载的那些古籍总是缺胳膊少腿。

    语文老爷爷说,末世开始前,有些网站的审核极为严格,但凡审核系统捕捉到任何可能存疑的词句,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口口”将其替换掉。

    虽然语文老爷爷都是以原文教他,韩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到了。

    为了稳住小学鸡人设,韩榆就费了些心思,以“口”代替韩松还未教过的文字。

    一开始有些拗口,但多读两遍就通顺了。

    第三遍,便可倒背如流。

    听完韩榆解释的韩松:“......”

    抬手轻揉额角,韩松稳声道:“是我的疏忽,左右你正月才去私塾,以你的......天分,也能将大部分文字学得七七八八。”

    剩下那些复杂的文字,就交给罗先生了。

    韩榆嗯嗯点头,蹭到韩松身旁:“那二哥,你可以带我一起去镇上吗?”

    韩松脑中飞快闪过什么,眉梢轻动。

    他莫不是想以背诵全篇来争取去镇上的机会?

    韩松睨了眼满脸期待的韩榆,忽然想起,眼前之人将满四岁,还没出过桃花村。

    两股思想不断拉扯。

    黑色小韩松:“三岁看大,你给我离他远点!”

    白色小韩松:“他辛辛苦苦背书,你忍心让他失望吗?”

    韩松垂下眼帘,指腹摩挲着笔杆:“你去问二叔二婶,若他们同意,我就带你去。”

    韩榆高举双手,呼一声“好耶”,哧溜跑出去。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立刻、马上征求爹娘的意见了!

    韩松目视着小堂弟的背影消失在西南屋门口,手掌落在《中庸》原本上。

    触感细腻,似乎还残余着韩榆的余温。

    罢了。

    他见过太多尔虞我诈,任韩榆使出十八般武艺,还能翻出天去?

    且看他日后如何。

    若又走上老路,可别怪他大义灭亲。

    韩松收敛思绪,再度提笔誊抄。

    不多时,韩榆跑进来:“二哥二哥,我娘同意了!”

    韩松并不意外:“你且回去将今日所学练习两遍,明日带你出门。”

    韩榆喜不自禁:“谢谢二哥,我这就去。”

    说完抱上纸笔,一溜烟跑走了。

    门外围观全程的苗翠云噗嗤笑了,对上韩松迷惑的眼神,笑意更深:“榆哥儿比以前活泼了不少,长此以往,你也能活泼些。”

    韩松抿唇不语,面色绷得更紧。

    他总不能跟娘说,自己已经活了四十余年。

    他怕吓着苗翠云,更怕她深究上辈子自己的经历。

    那些不是什么好的回忆,说出来也是徒增一位伤心人。

    好在苗翠云也没多说,见他闷头抄书,又兀自忙去了。

    -

    翌日

    天刚蒙蒙亮,韩榆就醒了。

    他惦记着去镇上,做梦都是想象中的小镇风光。

    萧水容就着油灯给韩榆上药,轻拍了下他不停扑腾的双腿:“和你二哥出去就这么高兴?”

    韩榆弯起眼睛,只一味笑着。

    萧水容把昨晚备好的六个铜板塞进韩榆手里:“想吃什么就买。”

    韩宏晔在一旁附和:“你娘说得对。”

    他们手里大钱没有,小钱还是攒了点的。

    韩榆握着冰凉的铜板,分别抱住爹娘的胳膊:“那我给爹娘还有姐姐带吃的回来。”

    萧水容几人笑着应好,心想榆哥儿真的长大了,愈发懂事了。

    趁韩榆洗漱的时候,萧水容背着人把绣好的荷包帕子交给苗翠云,托她让韩松交给镇上绣铺的掌柜。

    苗翠云私下也接了绣活儿,原也正有此意,便一口应下。

    韩榆的早饭依旧是蒸鸡蛋,韩松则是粥配野菜饼子。

    韩榆本有意亲近韩松,再有这些日子的师生关系,更将韩松当成自己的亲兄长。

    见他吃得寡淡,就挖起一勺嫩滑的鸡蛋羹,摇摇晃晃往他碗里送。

    韩松瞥了眼东屋外虎视眈眈的双胞胎,没肯要:“自己吃。”

    韩榆见他坚持,也不强求,嗷呜一口吞下鸡蛋羹。

    不远处,响起清晰的吞咽声。

    兄弟二人仿若不觉,迅速吃完饭,相携往村口去。

    路上,韩榆遇着好些村民。

    他们热情友好,问韩榆伤口恢复得如何。

    韩榆头一回直面除家人以外的善意,短暂的无措后,努力抿出一抹笑,面红耳赤回应着。

    其中有个身形似小山一般壮硕的黑脸汉子,上来一把捞起韩榆,放在胳膊上颠了两下:“不愧是关大夫,这么快就活蹦乱跳了,那天可吓坏我了。”

    韩榆的视野忽高忽低,心说你也吓坏我了。

    等坐上村口的牛车,沿村道一路往西,韩松低声说:“那天就是五德叔将你从山上带回来的。”

    韩榆眨眨眼:“那下次见他,我同他道谢?”

    韩松嗯了声:“随你。”

    之后一路无言,韩榆在土路上颠来颠去,差点把早饭颠出来,压根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