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梵高夫人

9、化装舞会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梵高夫人》9、化装舞会(第1/2页)

    “乔!”

    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康斯坦茨银铃般的声音响起,“亨利埃特说你在房间里都闷了一整天啦,快点出来,跟我们一起玩惠斯特吧?”

    几天的时间,她已经与同事们熟悉起来,开始互相称呼名字了。

    乔将桌面上的纸张收到抽屉里,打开房门:“我还是算了,你们玩得开心呀。”

    “三缺一的时候是不能拒绝的。”康斯坦茨不由分说地拉住她的手,“快来。”

    惠斯特是起源于英国的纸牌游戏,在十八和十九世纪广泛流行。乔虽然听说过,对于规则却不甚清楚。

    “你居然不会打惠斯特!那你周末都做些什么来消遣?”康斯坦茨惊奇地问道。

    乔的周末全都泡在滑翔机基地了——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飞到日落黄昏;天气不允许的日子,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很有趣。

    “读书,偶尔弹琴。”在漫长的冬季,这确实是她主要的业余活动。

    “怪人。”康斯坦茨上下打量着乔,“宁可看书也不愿玩牌——我还以为我们已经有亨利埃特了。”

    “拜托,我们到底还玩不玩?”宝琳抗议道。

    “好啦,我们现在就开始。”康斯坦茨一边发牌,一边给乔讲解惠斯特的玩法。

    规则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比大小,赢家通吃。后手出牌的玩家必须跟随先手的花色,如果有王牌,则王牌最大。

    为了照顾乔这个新手,所有人中玩得最好的康斯坦茨坐在了乔的对面,与她搭档。

    只发了两次牌,她们就赢下了这轮游戏。

    “……你不是说自己从未玩过惠斯特吗?”宝琳怀疑地看向乔。

    “新手运气而已。”

    “既然你会了,那我要跟康斯坦茨一组!”宝琳嚷道。

    对这种小事,乔并不在意:“如果亨利埃特不反对的话。”

    四人重新换了位置,开始下一轮游戏。

    因为每一圈的牌都不相同,惠斯特“正确”的玩法似乎应当视情况而定。但归根到底,所有技巧都是减法与概率的应用——通过自己手中和出过的牌,推算出搭档及对手的情况。

    摸透了游戏的本质,乔便觉得有些无趣,于是分出大部分心思听同事们聊天。

    “再过一周就是圣马丁节了,你们准备好化妆舞会的装束了吗?”康斯坦茨问完,偏头对乔解释道,“是乌特勒支大学的舞会,你也一起来吧?”

    乔收起上一圈的四张牌,重新打出一张梅花7,“我——”

    “哦,拜托别说‘我就算了’。女孩,你需要有点业余生活。”

    “就是,跟我们一起吧。你可以在那儿认识很多人。”爱热闹的宝琳放下手中的梅花q,露出了笑容——这一圈牌应该就是自己最大了。

    乔犹豫了片刻。她的确需要结识更多的人——虽然她并不确定,参加舞会是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途径。

    “即使我想去,也没有合适的衣服。”

    “我也还没决定穿什么。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逛逛。”坐在乔对面的亨利埃特抬头看了她一眼,抽出一张方片5——王牌花色,放到了桌上。

    “老实说,你根本不是凭借什么‘新手运气’吧。”前往服装店的路上,亨利埃特提起了前一晚的惠斯特牌局,“乔,你会算牌。”

    “我恰好对数字比较擅长。”乔对这个姑娘的敏锐和体贴有了新的认识,“还要多谢你昨晚没有‘出卖’我呀。”

    亨利埃特眨了眨眼睛,露出共谋者的微笑:“不用客气,搭档。”

    “能等我一会儿吗?”乔在邮局门口停下脚步,“我有几封信要寄。”

    “原来你在屋里闷了一整天是在写信。给父母?”从邮局出来后,亨利埃特随口问道。

    "给约——给我哥哥。他在巴黎工作。"

    在寄出的所有信件中,给约翰娜哥哥安德里斯的信花费了乔最多的时间。从日记中判断,二人的关系相当亲近。除此之外,行李中还有一枚银质怀表,背面镌刻着“致我最亲爱的乔”,落款是“德里斯”。

    但愿她模仿了两周的笔迹能混得过去。不过当上教师之后,因为练习书法字迹有所改变,也说得过去吧?

    乔这样想着,心中却没什么把握。

    “你一定非常想念他。”亨利埃特说,“我知道亲近的家人在国外是什么感觉——我母亲来自德国,她总在谈论无法相见的亲人。”

    "这就是你做德语老师的原因吗?"

    “这并非我的决定。中学时我最爱的科目是历史,不过母亲坚持说,参加德语教师培训是更实用的选择。特别是,我已经掌握了这门语言。”

    “然后你就听了她的话。”

    “也不尽然。”说这句话的时候,亨利埃特眼睛里闪烁着狡黠而坚定的光,“我还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那很棒啊。”乔微笑,“说到德国,我想请你帮个忙呢。”

    “是什么?”

    “在伦敦的时候,一个朋友给我看过‘德国航空促进协会’[1]的期刊——大概是这个名字,我记不清确切的德语单词了。上面的文章特别有意思,可惜在荷兰买不到。不知能否麻烦你的亲戚寄一本过来?我会支付所有的费用。”

    奥托·李林塔尔就是协会会员——通过隶属关系找人,无疑是最快的方法。

    “没问题。”亨利埃特爽快地答应下来,“我写信问问我舅舅。”

    “你最好啦!”乔弯了眼睛,挽住亨利埃特的手臂,“我请你去吃冰淇淋。”

    加上寄给约翰娜在伦敦时的房东嘉德小姐的信,她名单上的前一半,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

    新工作的第二周同样过得波澜不惊。一转眼,就迎来了周日的圣马丁节。

    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纪念图尔割袍赠乞的马丁,后来逐渐演变成冬季开始的标志。

    在将圣马丁奉为守护神的乌特勒支,庆祝活动格外盛大。当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下,重头戏便一项接一项地开始了。

    “亨利埃特,乔!这边!”等在游行起点圣凯瑟琳大教堂的宝琳向二人招了招手。

    乔提着灯笼,跟随亨利埃特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与同伴们相会。

    “哦,乔,你这样打扮真好看。”康斯坦茨夸奖道。

    “谢谢。这都是亨利埃特的功劳。”珍珠发梳插得有点紧,乔不自在地理了理头发。这个复杂的发髻是亨利埃特帮她盘的,还用火钳帮她卷了刘海。

    随着乌特勒支市长敲响铜锣,万众期待的游行正式开始。管弦乐队与合唱团在夜色中顺着运河前行,歌声与微冷的空气一同拂过耳畔。敲钟人行会敲响沿途的钟声,在教堂上空久久回荡。

    “邦格小姐!范德梅小姐!”

    乔循声望去,看到了她的学生玛丽。小姑娘一只手提着在学校里做的星星灯笼,另一只手上牵着一个才到她肩膀的小男孩。

    “这是我的弟弟亨利。”玛丽介绍道。

    “邦格小姐。范德梅小姐。”小亨利乖巧地与二人打招呼,手中的金鱼灯笼照亮他脸上纯真的笑容。

    “你好呀,亨利。”乔与亨利埃特笑着回应,“祝你们玩得开心!”

    游行结束后,孩子们开始挨家挨户地唱歌换取糖果。乔则与同事们一起,前往乌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