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百合耽美 >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230-24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230-240(第1/29页)

    第 231 章

    但见右侍郎上前扣了扣门, 随后一个老者打开了门,一向不苟言笑?的右侍郎顿时脸上带出了几分笑?意,二人随后入内说了约莫两刻钟的话, 这才见右侍郎出来。

    徐瑾瑜又在外等了一炷香的时间,确认右侍郎不会回来后,他这才上前叩门,不多时,那老者一面开门一面道:

    “呈明,可是又忘了什……”

    老者看着有些陌生的徐瑾瑜,顿时愣住了, 徐瑾瑜苍白着脸, 咳嗽两声道:

    “咳咳, 今日街上热闹, 方才我与家中?下人走散了,不知可否在?老丈处讨一碗水喝?”

    徐瑾瑜今日穿着一身霜色的春衫, 徐母做的是京中?最时兴的款式, 选的也是最清冷出尘的颜色,这会儿他临风而立, 衣带飘飘, 如仙降世。

    老者也是不由一愣, 思索了一下,随后这才缓缓打开了门:

    “自无不可,后生, 随老夫入内吧。”

    徐瑾瑜笑?着道了谢, 可却在?观察着老者, 这老者双鬓花白,约莫已是花甲, 可即使如此,他身子骨也颇为硬朗,身上的衣衫也是文人惯穿的青衫,很?是整洁,脚上一双黑色踏云履,倒是动作?利落。

    一路走来,这院子不过一进院子,显然并?无旁人在?此。

    而随着老者行?走间,衣角的几点墨渍一闪而过,徐瑾瑜遂垂下眼帘。

    “后生,你且稍等片刻。”

    老者态度平和,叮嘱了一句便去烧水了,而徐瑾瑜也是安静坐在?明堂,并?未移动。

    但即使如此,明堂正中?所画的一张秋戏图却吸引了徐瑾瑜的注意。

    与徐瑾瑜所习惯的素描不同,这幅画重于工笔,但其眉眼间仍与老者有几分相似。

    这会儿,图上两个四五岁的孩童抱着一娄红通通的柿子追逐打闹着,妇人端着一盘葡萄含笑?看着,此时明月当?空,应是中?秋拜月之时。

    果不其然,等徐瑾瑜将视线下移,但见一行?“拜月秋嬉图,作?于景庆三年八月十五日夜,与吾妻儿拜月有感。”

    而今却已是景庆二十八年,若是这老者的孩子,现在?也应至而立之年了。

    不过,右侍郎已至不惑,怎么看也不像是这画中?的主角。

    而就在?徐瑾瑜盯着话看的时候,老者提着一壶热水走了进来,遂道:

    “后生,莫看了,来喝水!”

    徐瑾瑜点头?谢过,笑?着问道:

    “老丈,其上可是您家中?亲眷?”

    老者有些失神,随后轻轻点了点头?:

    “不错,只可惜,斯人已逝,老夫也只能凭借这些死?物回忆当?年了。”

    老者说着,浑浊的眼睛里仿佛有一抹水光闪过,徐瑾瑜忙当?放下手中?的茶碗道:

    “是我的错,竟是让您想起?伤心事儿了。”

    老者摆了摆手,看着画儿叹了一口?气?:

    “不妨事。”

    老者虽然如是说着,可是眼睛却盯着那画儿一错不错,不知过了多久,他低声道:

    “算起?来,他们已经走了二十五年了。”

    徐瑾瑜想了想,道:

    “若是老人家实在?思念,我或有法子,让您一解思念,全当?谢您这碗水了。”

    徐瑾瑜这话一出,老者顿时来了精神,他不由道:

    “后生,不知你所说的法子是……”

    徐瑾瑜笑?了笑?,请老者准备了纸张,他随身带着炭笔,随后在?老者的口?述中?,让他已逝的亲人在?白纸上渐渐呈现……

    不知过了多久,徐瑾瑜停下了笔,而白纸之上,两个幼童欢笑?追逐,仿佛下一秒便会从画上跳下来。

    一旁的妇人这会儿浅笑?盈盈,水眸盈盈看过来的时候,老者都忍不住呼吸一滞。

    “桃娘,桃娘——”

    老者激动的扑过去,如同干枯树皮一样的手指在?画上妇人的轮廓处轻轻触碰,颤抖的不成?样子。

    一滴浑浊的泪水砸在?纸上,老者吓得连忙用衣袖轻轻去沾,但还是有些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痴痴愣愣的看着:

    “桃娘,大郎,二郎……”

    时隔二十五年,他终于仿佛又看到了亲人。

    曾经,他恨自己才疏学浅,描摹不出一二亲人的神韵,现在?纸上栩栩如生的妻儿,让他只觉得仿佛在?做梦。

    徐瑾瑜静静的看着老者激动不已的模样,安静的等他冷静下来。

    而老者将亲人的画像看了又看,过了足足一刻钟,这才终于放下,他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

    “后生,让你久等了。这人老了,就是多愁善感,我这些日子总梦到当?初我们一家人,还以?为是桃娘要?来接我了……”

    “您老一看便是长?命百岁之相,以?后有的是福享呢!”

    徐瑾瑜笑?吟吟的说着,老者不由一笑?:

    “你这后生倒是嘴甜!”

    “哎呀,那是老丈您家中?的水也甜呢!我瞧着这拜月图,画的不像是京城之处,倒像是……平洲?”

    徐瑾瑜又端详了一下,老者也不由一怔,随后深深的看了一眼徐瑾瑜:

    “后生倒是好眼力,老夫在?京城已经待了十年之久,一口?官话说的也算地道,竟不知你是如何知道老夫的故籍?”

    徐瑾瑜笑?了笑?,随后指了指外面那张拜月图:

    “并?非是口?音的缘故,老丈那画中?的柿子出自北地,而葡萄盛产与我大盛的常州、平洲一代。常州居南,故而我才大胆一猜。”

    “好精巧的心思,好仔细的观察!后生,你是老夫见过的人中?数一数二的。”

    “您谬赞了。”

    徐瑾瑜含笑?说着,随后,徐瑾瑜又就当?初途径平洲的所见所闻和老者交谈,老者听着听着,也不由为故乡的改变而惊叹连连,一时二人相谈甚欢。

    乍听一声春雷阵起?鸣,忽而春雨绵绵入土柔。

    老者方才已经为徐瑾瑜续了三回水了,徐瑾瑜若是有心与人攀谈,便是说个三天三夜也不会词穷。

    这会儿,眼看天空落了雨,老者不由笑?道:

    “下雨天,留客天,后生今日要?在?老夫处多留一留了。”

    “求之不得,只盼您别嫌我话密。”

    “怎么会,老夫也已经许久没有与人说过这么长?时间的话了啊。”

    老者的语气?有些怅然,徐瑾瑜闻言不着痕迹的转了话锋:

    “说起?来,我倒是想起?景庆五年时,平洲倒是发生了一起?旱灾,多亏朝廷赈灾及时,这才避□□民涌入京城。”

    徐瑾瑜这话刚一出口?,那老者顿时脸色一变,痛声道:

    “什么赈灾银!什么赈灾粮!老夫统统没有看到!”

    “老丈这话从何说起?,我可是记得当?年的那场赈灾,可是本朝立国以?来唯一一次范本式赈灾。

    据说,那次赈灾十分及时,使得本地无一流民流出,平洲亦是风平浪静,圣上对?此都赞不绝口?。”

    那是成?帝登基后,发生的第一场大灾,周世耀调度得当?,平洲知府配合默契,二人联手压下了那场突如其来的旱灾,更是避免了流民冲入京城造成?动荡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