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太后万安

第38章 第38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太后万安》第38章 第38章(第1/4页)

    裴行昭这边,韩琳刚走,张阁老过来了。

    “天色不早了,一起吃饭吧。”裴行昭引着他到宴席间,吩咐宫人传膳。

    膳食不过八菜一汤一壶酒。张阁老又想到了皇帝,只要不设宴,平日食素,摆上桌的也不过六味八味。他笑了笑,“太后和皇上的膳食,要比诸多门第还要节省。”

    “一两个人,能吃多少?”裴行昭遣了宫人,只留了阿妩、阿蛮和李江海,亲自给张阁老斟酒,“我是酒管够就成。”

    张阁老哈哈一乐。

    裴行昭又给自己倒满一杯酒,坐下来,仔细端详着对面亦师亦友的人。面容清癯,眉眼内敛沉郁,目光温和澄净,鬓边却已染了霜雪。“这几个月,着实辛苦您了。”

    “这是哪儿的话,朝臣最怕的就是无事可忙。”张阁老对她端杯,喝完后起身倒酒,说话也不与她见外,“前一阵你在宫里七事八事的,倒是有些担心,你受不住那等琐碎。”

    “怎么会,也挺有意思的。”裴行昭笑了笑,“再不济,我还能用身份压人欺负人。”

    “能是那么简单就好了。”

    “不过,经了那些事,真理解很多朝臣治家无方了。”裴行昭坦诚地道,“有的事真是一听就觉得烦,不想管。我是必须得帮皇后立威,不然也就只是看热闹了。”

    “往后就好了,皇后也是聪慧明理的人。”张阁老顿了顿,忽地问她,“宫里所有的嫔妃、公主,你都认齐了么?”

    “当然没有。”裴行昭笑道,“亲信倒是给我备了所有人的生平,可我只要一看,脑子就木住了,索性扔到一边,谁跳出来收拾谁也就是了。”

    “嫔妃也罢了,先帝留下的那些还在宫里的公主,还是上心些,她们以后要是走上歪路,有些人就会说是你管教无方之过。”

    裴行昭回想着那些公主,一个个的倒是见过几次,都是与嫔妃一起给她请安的时候,从来是扫一眼了事,“行吧,听您的,等有空了仔细瞧瞧。这一阵您也瞧见了,鸡飞狗跳的,就没气儿顺的时候,实在懒得理会那些。”

    “明白。”

    裴行昭问起张进之,“他在外头可还好?”

    张进之是张阁老独子,两榜进士,先帝末年考取功名,翰林院里待了两年,外放历练,哪儿的差难当他请命去哪儿,也真有两把刷子,政绩斐然。

    “好着呢。”张阁老笑道,“只是他祖母、他娘总是心急,说二十多了也不娶妻,愁死个人。”

    “您是不是也挺上火的?”

    “没。”张阁老笑意更浓,“他正是有拼劲儿干劲儿的时候,娶妻未必能锦上添花,随他就是了。”

    “那倒是,万一走了眼,挑中的以为是解语花,实则是个河东狮,也是麻烦。”

    张阁老哈哈地笑。

    “说是这么说,过一两年就循例让他回来,到六部做堂官,依着他的意思张罗姻缘。”裴行昭婉言道,“在令堂和尊夫人,进之的姻缘是天大的事,总不能如愿,保不齐病急乱投医。万一做出点儿叫人哭笑不得的事,总归不好。您又不能时时留心家里的事。”

    “说的是,回头我跟他们说说这意思,让她们安心等等,她们是怕进之喜欢在外地办实事儿,总不回来。”停了停,张阁老又道,“我怎么听着,你像是对宅门里的人非常忌惮?”

    裴行昭笑出来,“您也不想想我近来经手的这些事儿,怎么样的人物,家里要是拆台的,都难保被坑的无法翻身那一日。我怎么能不忌惮。”

    “被家族所累……你如此,淳风亦如此。”张阁老神色一黯,“你还好,要么不理会,要么就能出手料理停当,淳风却是不能够的。”

    “他跟我说了一些经历。”裴行昭复述了崔阁老讲的第一个故事,“多年前的事了,他要是不说,我都想不起来要探究什么,是不是那样的?”

    “是。”张阁老颔首,“我与他年岁相仿,崔家又不同于别的门第,年轻时有意无意的听闻过一些事。

    “他金榜题名之后,他家老爷子出手阻碍他的仕途,把他拘在了家里。

    “他生母为此吞金自尽,为的是用这横死的由头,让娘家为她的儿子出头,迫使崔家不敢再轻易打压淳风。

    “他为生母守孝一年后,回了翰林院做修撰。”

    这件事,崔阁老只字未提。裴行昭默默地喝酒。

    张阁老又道:“有些年,我总感觉崔家行事没个章法,颠三倒四的,只看崔淳风,不论主张什么,自有他的道理,可偶尔崔家又会出一两件事,就觉得像是好好儿一个人平白被驴踢坏了脑袋。

    “虽然对我没有坏处,还是忍不住探究一二,才知在崔家,他是一回事,他爹和两个手足是另一回事。

    “也就是他吧,要是我,估摸着早被气死了。”

    “崔家老爷子还在府里等结果?”裴行昭问。

    “嗯。”张阁老见她眸中有戾气,忙道,“那老匹夫不值得脏了你的手,我来,我去跟他念叨念叨。”

    “……也行。”裴行昭弯了弯唇,“武夫都是这毛病,一杀人就收不住了。”

    “不过是因惜才而起。”

    裴行昭又说了福来客栈的事,请张阁老着人去办,之后着重说了崔阁老讲的第二个故事,末了道,“他说的这个人,您应该也知情。”

    张阁老听她复述的时候,眸色便有了细微的变化,思忖一下,几乎已经确定,“他说的应该是付云桥。”

    “付云桥?”裴行昭搜索着记忆,确定从没听说过此人。

    “他成名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别想了。”

    “也是。”裴行昭笑了笑,“那么,付云桥是不是与您同科,或是年岁相仿?”

    本朝的首辅次辅,都是文人中的牛人。

    崔阁老连中两元,殿试中了探花。

    张阁老则是连中三元,是开国至今唯一的一位。

    文人的光辉,外人想起谈起时,也不免心绪澎湃。

    “与我同科。”张阁老笑容里的意味颇为复杂,“我涉及的学问,自认比较实用,领会了便学的扎实些,为人为官不会意气用事,懂得变通。包括下场考试、殿试的时候,也会针对主考官与皇帝的心思,调整答话行文的路数,投其所好。这说到底,文人得先出头,得到认可,才能去办自己想办的实事儿,是不是这个道理?”

    “自然。”裴行昭深以为然,“在军中也是一样啊,只有出人头地了,才能给上峰提出作战的建议,不然,一个军士里的愣头青,谁搭理你?”

    张阁老颔首,“就是如此。付云桥却是不同,许是被幼年起环绕在身边的赞誉所误,文采斐然,但又没有十足的锐气,便让考官觉得稍微差了点儿火候,也就被我这圆滑的人压了一头。”

    裴行昭一乐,“您少妄自菲薄了。论学问,谁敢在您面前张狂?”

    “你懒得让我下不来台而已。”张阁老笑道,“或许对付云桥那种人来说,不成为翘楚便是怀才不遇,私下里处处攀比。进了翰林院,起初就看谁踏实勤勉,遇事又能灵活一些应对,刚进去就急着钻营往上爬,同僚都难以认可。”

    “有些急功近利,那他跌跟头是办了什么糊涂事儿?”

    “打点上峰,过从甚密也罢了,有了些交情之后,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两人竟结伴去过几次青楼。有同僚得知,直接告到了先帝面前。天子门生,却有那等行径,先帝怎么忍得了?直接让两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