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大国小鲜(科举)

第 284 章 唯吾独尊(二)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国小鲜(科举)》第 284 章 唯吾独尊(二)(第1/2页)

    “等会儿见了阁老,莫要失礼,”一大早,曹恬便带着侄儿候在茶肆外,口中兀自絮叨着,“多看多做,多听少问……”

    曹威哎了声,顺势往外头的大道上瞄了眼,紧接着便被伯父扳正身体,抬手抚了抚衣襟,顺了顺帽缨。

    “伯父,”看着近在咫尺的伯父微微颤抖的手,曹威忽然觉得有点口干,“阁老怎会想起见我?”

    他不过区区太学农科的学生,既无过人才华,也无显赫家世,阁老又怎么知道自己的名讳呢?

    曹恬倒是猜过,但总觉得这样的答案由自己说出口,未免太过骄矜了些,不够谦逊,故而含糊道:“阁老深谋远虑,心思岂是你我能揣度的……”

    说话间,一架马车缓缓驶来。稍后马车停稳,车夫放下脚凳,便从车厢里走下来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文士来。

    “阁老。”曹恬忙带侄儿上前行礼。

    “是我来迟了,不必多礼。”秦放鹤笑着抬手虚扶。

    早在他遇刺之前,几乎每年都应邀前往太学、农研所讲学,但如今的太学生,却有大半不曾亲眼见过这位传奇人物,曹威也不例外。

    所以当对方鸦青色的袍角晃入眼帘时,好奇心占据上风的曹威忍不住抬头看了眼。

    年轻人混杂着探究和激动的目光直直撞过来,引得秦放鹤一声轻笑,倒把曹威闹了个大红脸。

    曹恬自己也只是几年前远远见过秦放鹤几回,此时亦是心绪翻滚难掩激动,竟顾不上侄子了,“阁老说得哪里话,是下官来早了,阁老先请……”

    进了包间,三人分主次落座,自有茶博士上了好茶,又展示茶艺。

    “年前我与周学士会面,多听他提起,说仲嬉你素性谨慎,于钻研水土一道颇有心得……”秦放鹤对曹恬温和道,眼中充满了真诚的赞赏。

    阁老还记得我的字!狂喜立刻在曹恬心中泛滥了,“承蒙周学士不弃,唯有兢兢业业,图一报尔。”

    农研所和工研所是大禄朝最特殊的两个衙门,自始至终都远离政斗漩涡,在其中任职的与其说是官员,不如说是科研学者。

    便如曹恬,五十多岁的人了,眼神依旧清澈,身上有种浑然天成的质朴。就算此刻说些谦逊的话,也显得干巴巴的。

    有点政治觉悟,但不多。

    秦放鹤很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又细细问了他最近的工作内容和成果,曹恬便滔滔不绝地汇报起来。

    “考虑到各地气候不同,下官等将红薯、土豆等的植株分出许多组,分不同时节栽种于京城、定字五省、海南、两广并江南一带,或背阴或向阳,或多水或少水,分别施以甲乙多种肥料,除亩产不一之外,我们还发现了若干新式苗,果实的色泽、口感乃至产量都与母本有所差异。

    这些差异究竟从何而来,尚不得而知,无法轻易断论,目前推测,大约于附近植株有关,虽无直接枝叶接触,然蜂蝶授粉却难以控制……”

    秦放

    鹤听得认真,时不时还会根据内容发出一二个音节,引导曹恬继续说下去,包间内的气氛便不知不觉松弛下来。

    ≈ldo;周学士说,那些可能是阁老您之前提过的杂交变异株,已命各处农研所上下单独挑选、培育了。≈ap;rdo;

    20想看少地瓜写的《大国小鲜(科举)》第284章唯吾独尊(二)吗?请记住.的域名[]20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若高产的作物更高产,又会是何种景象?

    “你们在这上头的造诣,可比我强得多啦,”秦放鹤笑笑,顺势看向一直在旁边喝茶的曹威,“我观令侄,颇有仲嬉你的风采,又得你真传,来日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曹家并非什么世家大族,曹威本人也是家族中第一个进太学的,还是因早些年秦放鹤创立农研所,朝廷看重农桑,特别加开了恩科,扩招进去的……

    但无论如何,他确实是曹家迄今为止最出息的后生,听了这话,害羞之余也忍不住坐得更端正了。

    “民以食为天,”秦放鹤朝宫城所在方向拱了拱手,正色道,“陛下仁德,重视农桑,尔等虽不在六部,地位和重要性却远非其他衙门可比……”

    曹家二人听罢,越发心潮澎湃,当场表了一番决心。

    秦放鹤又对曹威温和道:“前几日太学骚乱,你可曾受伤?”

    曹威很有些受宠若惊,“回阁老的话,不曾。”

    “这就好,”秦放鹤欣慰道,“这些年太学中各国人员混杂,风俗习惯各不相同,难免互有摩擦。”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下,似有为难之处,过了几息才继续道,“有个磕磕碰碰的,岂非朝廷的损失?”

    曹威不曾想他是这般平易近人的尊长,又如此和煦,忍不住道:“晚生的一位同窗却遭了无妄之灾呢……”

    曹恬立刻从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

    这也是你能胡乱告状的么?

    曹威吃痛,不情不愿地闭了嘴。

    秦放鹤对他们的小动作一清二楚,笑道:“令侄赤子心性,仲嬉何必苛责?”

    又向曹威递去鼓励的眼神,“不必拘束,我也曾在太学求学,算来你我也算前后辈,但说无妨。”

    渴望倾诉,渴望表达,渴望认同,这是年轻人的通病,你甚至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要一个简单的肯定的眼神,几个鼓励的音节,就足够让他们主动打开话匣子。

    果然,此言一出,曹威便将伯父的叮嘱抛之脑后,一改沉默寡言的特色,唧唧呱呱说起来。

    “……本国学子求学不易,那些大儒便是想见都难如登天,他们却轻而易举就得了,还打咱们的人,半点不知珍惜,我们都不服。”

    秦放鹤的目光始终专注在他脸上,“法兰西、葡萄牙、罗马联邦,哦,还有倭国,那些学子当真都这样一无是处么?”

    通过刚才的对话不难得知,曹威有着涉世未深年轻人们的通病:热血、激愤,但看待问题相对笼统,触及不到核心。

    若秦放鹤只是广泛地问,或许永远得不到答案。

    但他现在这样轻飘飘

    点出来,哪怕没有额外添加备注,这几个国家的名字也单独从曹威脑海中过了一遍,加深印象。

    他被有意识地引导着,再次对这几个国家的学子做出进一步评价。

    “那倒也不是,”被人这样信任地看着,期待着,曹威根本停不下来,“东方诸国学子大多自小便熟读孔孟圣人言论,模样儿、习俗皆与我朝大有共通之处,倒也罢了。还有那倭国使者,听说早年也曾趾高气昂,如今也是一问三不知,偏还要不懂装懂……”

    他没有意识到,刚才秦放鹤点出来的国家之中,唯独有一个东方国家:

    倭国。

    “哦?”秦放鹤的眉峰微微扬起,似乎也颇感兴趣,带着几分笑意催促道,“他们怎么不懂装懂?难不成还特意跑去同你请教?”

    “阁老说笑了,他们哪里会那样谦和?”曹威撇撇嘴,很有些看不上的样子,“晚生是农科,素日鲜少与那些番邦人往来,只因着好友之故,偶然间见过几面。有个姓足利的倭国人作得一手好和歌,便有些目中无人,我不理他,他却要与我论短长,故意说些什么农桑……阁老您不知道,他哪里懂这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胡说一气,我纠正,他还不服气!前些日子好友受伤,我们不妨在他家遇上了,他又说什么红薯、土豆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