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奸臣的糟糠妻重生后只想改嫁

60-7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奸臣的糟糠妻重生后只想改嫁》60-70(第1/18页)

    第61章

    ◎自己思春了?◎

    老太太的寿宴实际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

    寿宴设三日, 这还是老太太秉持程家勤俭的家风特意减下来的。

    江春月得了老太太命令,跟着尹氏跑动跑西,忙的不可开交。

    尹氏也没有教她的意思, 她本打着不教她,不安排她做事, 她就会懂她的意思, 自己回去呆着不烦她的谱,反正江春月也没有对她多么热络。

    但这个侄媳妇的表现, 总是出乎意料。

    她甚至快到了甩都甩不掉的地步,尹氏更衣她在外面候着, 尹氏午睡醒来, 她人也正好堵到她,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的跟着她。

    一开始尹氏对她问东问西她爱答不理, 可挨不住她一个劲的问, 三五遍下来, 尹氏感觉头都要炸了, 也只能多多少少回答她一些, 糊弄过去。

    江春月对这些很感兴趣,她并不是一个喜欢安静独处的人, 喜爱热闹, 也爱做点事情。

    做生意的事她经历过了, 管理程府这样的世家大族,她觉得很有挑战性。

    前世她没这个机会筹办这种大型活动, 这次她很珍惜。有事做, 不能出府, 也不觉得无聊。

    程玉璋出宫后, 没有乘程府的马车,而是直接打马回府,有上次回随州的经历,他总觉得江春月随时可能会跑掉,他现在急切回去验证。

    自宫内一路骑马奔驰,只他一人。

    这抹飞驰在街上的青影,落入旁边戏楼楼上一位小姐眼中,她只觉此人惊艳无比。

    那抹短暂的身形在她脑海中无数次划过,慢慢变得清晰。

    那人着青色官袍,胸前是鸳鸯的补子,那一闪而过的侧脸盈着玉光,唇色鲜艳,肌肤若雪,眉目修朗,眼神坚韧,整个人看着干净,罩着一种温润的光环,虽是文官,骑马的样子却游刃干练,放眼京城,也很难找出第二个像他这样俊美公子。

    戏台上的戏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她的魂都被那抹影子勾去了。

    这些都落在她的丫鬟眼中。

    无需小姐问,丫鬟似笑非笑道:“这好像是程府刚认回来的嫡长孙,程家二爷的嫡子,名字叫程玉璋,没有程府的照应,凭借自己的能力就中了榜眼,如今在翰林院做编修,未来不可限量。”

    那端庄明秀的小姐秀眸剜了那丫鬟一眼,声音若百灵一般:“就你多嘴。”

    程玉璋并不知自己成了谁眼中的风景,只知道快些回去见到自家小祖宗。

    一回到程府,他脚下不停,将手里的缰绳丢给马夫,撩袍登上阶梯,步入仪门,行色匆匆。

    恰路过父亲的外书房,父亲身边的王继走了过来,行礼说道:“二少爷,二爷请您去他的书房一趟。”

    程玉璋眉眼肉眼可见的皱成一团,王继似有察觉,只把头低的更甚。

    他站定片刻,还是走向父亲的外书房,步调仍很匆匆。

    还未入父亲的外书房,里面的笑声就已经传出来。

    “还没恭喜二爷,这种好事,二爷可要请我们吃酒。”

    “前几日文仲还为二爷后继无人担忧的不能安睡,今日他终于可睡个好觉了,这酒他确实吃得。”

    “二爷是人中龙凤,想必少爷也不落俗。”

    程砚书靠在椅背上,背后垫着绸布包的软垫,桌上的淡青色珐琅三足香炉内烟气循环,让书房内飘着淡淡的檀香味,他穿着一身雪青色的宽松大袖道袍,头发束的一丝不苟,插着一根白玉簪子,两手放在扶手上,整个人轻松自在,嘴角噙着似有若无的笑,并未与这些幕僚言语。

    程玉璋一进去,便见到了这些人。

    有的他前世曾有过一面之缘,看着眼熟。

    “玉璋,你来得正好,这些是我的幕僚,文仲先生、司马合先生,还有李冕先生。”

    介绍完幕僚,程砚书又反过来介绍:“这是我的嫡子程玉璋,年十八,尚存稚气,还需历练。”

    程玉璋脸上有点不自然,前世他到底也没有与程砚书相认,他匆匆赶去见他最后一面,终是晚了,那时他才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些悲凉,到底血浓于水,是无法逃避的。

    现如今被他看作孩子。

    幸好今生有皎皎的引导,让他少走了弯路,他思来想去,这次父亲能这么早找到他,多是因为在随州时他佣书抄多了,倘若皎皎还如前世一般,他就没这个机会。

    皎皎是他的小福星,让他抄了那么多书,少撞南墙。

    这么一想,他更加迫不及待的想快些回熙园。

    他上前见礼,动作比平时要快些。

    程砚书大概猜到他为何如此匆匆,虽知原因,可幕僚们已经请过来了,长话短说,他提道:“今日圣上有意江南几府税银收缴困难,以粮代税,充盈国库,首辅大人意愿未知,内阁之内争执不下,各位如何看?”

    文仲先道:“以粮代税,自古以来都是,可但凡天下富庶之时,少有这么办的,此举是否倒行逆施?”

    李冕捋着胡须,“以粮代税,倒是二爷一向的主张,早些年首辅姜大人推行的税银政策,如今看来,对提高国家收益这块收效甚微呐,既然皇上有意纠正,二爷同意未尝不可。”

    “对也对也,我赞同免之的说法,二爷为不冒犯姜首辅,已经多次妥协,可这次可是皇上提出的,有皇上这句话,首辅大人不改怕也不行。”司马合抚掌,以示同意。

    程砚书听完,目光若有若无的扫过儿子,道;“玉璋如今也已入朝为官,如何看待此事?”

    程玉璋低眉行礼:“儿子不才,民以食为天,以粮代税,确实能提高税收,而直接收税银,反而地方走偏路,私下印钱,虽账目上国库充盈了,可原来一两银子二十升米,现如今同样的价钱只能买十升,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

    他说的这些是他的亲身经历,视角独特,回答的别具一格,程砚书听的眼中一亮,又为他还需亲自买米的事感到愧疚。

    程玉璋并未说完:“以粮代税是好,但并非现在实行,即便是这样的好时机,也不合适。”

    几个同僚瞪大眼睛,有人质问是为何,在他们眼里,他说的虽然头头是道,可也只是个初入朝堂的愣头青而已,换句话就是:他懂什么。

    “这是多好的时机!”

    “是呀,皇上的意思,姜首辅也得掂量掂量。”

    程砚书扫了他们一眼,声音淡淡:“听玉璋说完。”

    他们随即闭嘴。

    程玉璋继续:“我来京路上,已发现江南许多州干旱少雨,还有地方正闹蝗灾,甚至出现少部分流民,我看,不出十日,江南必连片大旱,此时执行以粮代税,对老百姓来说,跟要了他们的命没有两样。”

    程砚书微微惊讶,他参透《易经》,会夜观天象,他也有江南大旱的猜测,所以拿不定主意,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竟参悟到他大半辈子所得,实在令人惊羡。

    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程玉璋已经快待不下去了,他心早已飞出窗外,回到熙园,不顾是否让父亲感到困惑,他直说:“皇上提出以粮代税,确实机会难得,只是不应从江南下手,可以先从北方或西南开始,且收上来的粮一方面充实粮仓,还能救江南黎民百姓,一举两得。儿子拙见,还请父亲批评指正。”

    他的语速有些快,说的却很清晰直白,这老练的处事,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哇叽文学网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网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