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百合耽美 > 华胥拾遗

11、第十一章(投雷加更二)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华胥拾遗》11、第十一章(投雷加更二)(第1/2页)

    腊月廿四,这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宫人们昨日刚做完整个宫苑的扫尘,今日正为殿宇张灯布彩。

    延福宫昆玉殿,为温国长公主寝殿。清晨,赵樱泓梳洗着装完毕,便依着往日里的规程,先前往宝慈宫,给太皇太后、太后、太妃请安。

    她是不喜坐步辇的,自行于宫道之中,身后随着她的贴身侍婢与内侍,内侍们抬着一架空步辇。她先是绕去了一旁的群玉殿,宫人嬷嬷们已经服侍着赵桃滢准备出门了。小家伙打着哈欠,还没睡醒的模样。瞧见阿姊远远行来,立刻笑起来,迈开步子跑着迎了上去。

    “阿姊!”她抱住赵樱泓裙摆,赵樱泓发髻上的步摇随着她的入怀,清脆摇晃了一下。

    “桃滢昨夜可早睡,可顽皮了?”她矮下身子,牵起幺妹的手。

    “睡了!早早便睡了!”小家伙十分骄傲地说道。

    桃滢年纪还小,走路不快,也走不远。因是,二人这才上了同一架步辇。

    两位长公主的随驾队伍穿过延福宫锦绣雅致的亭台苑道,一直向西,来到了宝慈宫外。主殿宝慈殿为太皇太后寝殿,慈宁殿为向太后所居,朱太妃陪入宝慈宫偏殿。

    姊妹俩抵达宝慈宫的时间,恰好为常朝散朝后不久。太皇太后仪仗刚从垂拱殿返回,算算时间,正是更衣已必的闲暇时刻。

    姊妹俩先入太皇太后寝殿,叩首问安。寻常日子里,向太后与朱太妃都各自在各自的寝殿内,今日却都聚在了太皇太后这里。赵樱泓、赵桃滢前来问安后,太皇太后高氏便将赵樱泓留了下来:

    “嬷嬷带桃滢先回去罢,樱泓你留下,祖母有些事要与你谈。”

    赵桃滢被宫人带走,走时还依依不舍地看着姐姐。朱太妃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如此亲厚,神情虽依旧端谨,眸中的缱绻温情却掩盖不住。只可惜她甚少能长时间与女儿们相会。

    赵樱泓在末位端谨坐下,就听太皇太后道:“一会子官家也来,我让他也听听你的婚事。”

    赵樱泓心中叹息,该来的总归是来了。

    约莫半个月前,母亲朱太妃曾找她私谈了一回,说是太皇太后与向太后已为她择定了一份驸马的备选名录。但官家坚持要让赵樱泓自己也有选择权,太皇太后也答应了。因此可能过段时日,就会将这份名录展现给她知晓。

    母亲还说,这一回挑选的驸马,都是勋门子弟且已然应举,或即将应举的青年才俊,太皇太后知道她爱读书,故而专门要为她挑选满腹诗书的才子做驸马。

    赵樱泓谈不上愿与不愿,她根本没得选。如果可以,她更希望一辈子老死于宫中,也不要出降宫外,去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男子。

    “樱泓,这几日身子可有不适之处?”太皇太后询问道,语气和蔼慈祥。

    “孙女一切安好,多谢祖母关怀。”

    一月前赵樱泓与赵桃滢车驾遇险,此事亦是惊吓到了太皇太后与太后、太妃,回宫后,太医给两位长公主检查一番,确认了身子无碍。可此后数日,桃滢连连做噩梦,赵樱泓夜里也睡不安稳,确然有惊吓成疾的倾向。

    太医又开了安神的汤药,服下后,总算是转好了。

    “开封府这几日上报,悬赏仍未有消息。也不知那银面歹人藏到了何处去,兴许是早早就逃出了开封。”太皇太后思索道。

    向太后开口道:“太皇太后,近来传言甚嚣尘上,说那银面歹人是个江洋大盗,要窃取宫驾中的秘宝。”

    太皇太后笑了:“谣言毕竟是谣言,市井百姓不知原委,胡编乱造消遣罢了。你我都知晓,我们宫驾中有甚么秘宝值得窃取?是你我的珠钗罗裙,还是香炉舆铃?”

    向太后掩唇而笑,四下里侍候的宫人们也忍俊不禁。

    “莫不是,那歹人正是针对樱泓?”朱太妃缓缓开口道,“否则怎会无端惊了樱泓的车舆?”这些日子,朱太妃因着这件事忧思不已,可没有太皇太后与向太后的玩笑心情。

    “谁人敢针对樱泓?又为何要针对?”太皇太后蹙眉反问。

    朱太妃垂下眉眼,无法作答,因为她也想不通。赵樱泓不过是先帝留下的长公主而已,不论她是活着还是没了,都不影响朝局。

    除非……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本就是设计出来的一个局,真正针对的可不是赵樱泓,而是赵樱泓背后的官家、朱太妃,有人想借此挑起事端,借着温国长公主出降的事,将水搅浑以谋私利。

    此时,殿外响起了内侍通传:“官家到!”

    赵樱泓立刻起身,面向殿门,不多时就见一位头戴无脚乌纱硬幞头,身穿紫锦燕居圆领袍,腰系金玉带的俊雅少年稳步而入。他身高与赵樱泓一般高,尚未长成,面如冠玉,眼似朗星。神态恭谦,不似一般少年飞扬,沉稳内敛。

    赵樱泓立即向少年揖礼:“官家金安。”

    “长姊莫要多礼。”少年皇帝虚扶了一下姐姐,眸光亲厚。然后他才向上首的太皇太后、太后与太妃一一见礼。

    待官家落座,太皇太后命内侍捧出几份名录,呈给向太后、朱太妃、官家和赵樱泓。

    几人同时打开名录卷轴,细细端详。太皇太后亦不言语,等了一盏茶的时间,见他们差不多都过了一遍,才道:

    “这是老身这边近一月来整理挑选出的名单,结合了苏学士的举荐,各个勋门内适龄待婚的青年才俊,基本都在这份名录之中了。官家、樱泓都瞧一瞧,哪位是比较中意的人选?”

    赵樱泓扫了一眼名单,只知道约莫有十来个候选人,就没再细看。因为她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熟悉,根本无从挑选。

    倒是赵煦看得极其认真,并且仔细回忆每一位候选人的家庭背景,以期择优。不多时他眸光落在了韩嘉彦的名字上。

    韩嘉彦,韩府竟然还有个六郎……这位才俊似是没有听说过呀,在汴京声名不显。一看后面补有一句苏学士举荐,今次要参与登科大比,他了然了,看来应是苏学士看好的秀才。

    一提及韩门,他就想起先皇曾为韩琦做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国朝鞠躬尽瘁。欧阳修曾评价韩琦:“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韩门现如今的当家人韩忠彦,他也时常于朝会得见,亦有乃父之风。在朝中稳如泰山,不动声色,每临大事有静气。官家十分喜欢这样的家风,稳重恭谨之人,修身持正、从一而终,对于长姊才能爱护有佳。

    思及此,不由得对韩嘉彦起了几分好感。

    再观其余人,官家都不大满意。要么是门楣有些低了,要么是年纪有些大了,还有就是虽早有才学名声传出,但亦常出入烟花柳巷,品行私德有亏。

    “长姊可有相中之人?”官家先不表态,而是询问了赵樱泓。

    “樱泓全凭官家、太皇太后、太后、太妃做主。”赵樱泓垂眸道。

    官家沉吟了片刻,这才小心道:“我观韩府六郎似是不错。”

    太皇太后道:“确然,这也正是老身看中之人。先帝在时,曾与老身提过,他顾念韩琦功德,欲与为婚姻,当是六郎嘉彦与樱泓最为适配。因此,也早早算过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颇为相合。今次恰逢韩六郎应举,若是能高中,自是添了彩头。”

    这话,不论是官家还是赵樱泓都是头一回听闻,原来先帝在时就想要给赵樱泓与韩嘉彦牵线了。

    官家心中顿时起念,他素来崇顺先帝,既然长姊与韩六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