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七零国医无双

36.036 传说中的“职业终点”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七零国医无双》36.036 传说中的“职业终点”(第1/5页)

    当天晚上,刚吃过晚饭,厂里出动一辆捷克牌面包车,把顾安给接走了,至于车上还有哪些人,清音也没去看,更不会瞎问。

    倒是顾安这次出差,成为杏花胡同的重大新闻,被热烈讨论了好几天。

    要是放以前,顾安去哪儿,跟谁一起,大家压根不好奇,不关心,可现在,那可是厂里的面包车接走的,顾大妈都说了,这是出公差!

    出公差呀,一线工人哪有出公差的机会?柳技术员至今还没出过公差呢!

    顾安这小子,是真要往领导干部的路子上培养了,这可真是让有儿子的邻居们羡慕红了眼睛,有闺女的则是悔青了肠子,直夸清老爷子慧眼识珠,人给老闺女挑的,真就是最好的。

    反观清慧慧,大家摇头。现在谁不知道她跟柳志强处对象啊,偏偏柳家还要欲盖弥彰,不承认也不否认,以为还想骑驴找马,其实败的是他们家的口碑。

    这没对比就没伤害,工人是光荣,可哪有干部吃香?大家心思各异,但对顾大妈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尊重,羡慕。

    加上顾大妈挺长一段时间不去捕蛇了,大家也没那么怕她了,一来二去,顾大妈居然成了杏花胡同人缘最好的老太太。

    清音知道后,只是笑。这是老太太该得的,原书中这个时候,她已经因为捕蛇截肢了,还在坚持去保护小清音,给小清音送吃送喝。

    不过,顾安不在家,也不影响她们娘俩吃香喝辣。进了秋天后,她们又去过独山村几次,摘回来的野板栗和山核桃都有十几斤了。

    “今天咱们就吃板栗红烧肉。”刚剥出来的板栗是金黄色的,失水后稍微干皱在一起,这样生吃都很甜。

    清音一面吃生的,一面指挥顾妈妈把五花肉切成拇指大的小块,准备好配料,她到时候直接上手炒就行。

    别说,这几个月的锻炼,顾妈妈做菜手艺依然一般,但切菜技术大有长进,只要清音说想吃啥,她就知道怎么切,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吃过中饭,趁着天气好,俩人又把铺盖抱到院里晒晒太阳,不然晚上盖着都是凉的。

    “安子一走,这天气可越来越冷了,也不知道他啥时候才能回来。”顾大妈一边拍被子,一边叨叨,“你说这人吧,在你跟前的时候,你嫌烦,不在吧,又怪想的。”

    清音深以为然,这才几天,她都有点想念顾安了。他在,这家里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的,但他不在,就少了一个说话的人,连小白都没以前活泼了。

    “不过啊,我还是希望他多在外头待几天,在领导跟前好好表现,咱也不图当官,只要他知道上进就好。”

    “哟,顾大妈,过来晒被子呐?”后院的小张哥从前头过来,主动咧着嘴打招呼。

    搬过来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挺喜欢他的,因为他总是笑眯眯的,看见大爷大妈们干活都会搭把手,有时候看见清音一个人吊水,也会顺手帮一把,平时开车出远门啥的,有胆子大的还会请他帮忙带点外头的山货回来。

    因为他经常走南闯北,天南海北的东西都能碰上,现在城里缺的什么鸡蛋腊肉熏鱼之类的,他多少能搞到点,而乡下人紧缺的烟酒糖茶,他在城里生活也有点门路。

    刘大以前也搞这些,但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只去鬼市交易,也从不给大院邻居寻方便,有他这个“反面例子”在,小张哥在大院的人缘非常好,就连顾大妈都喜欢他。

    “哎呀小张出车回来啦,顺利吧?”

    “顺,接下来能休息两天。”

    “这敢情好,我就羡慕你这样会开车有技术的。”顾大妈聊了两句,忽然好奇道,“你媳妇儿啥时候过来?”

    小张红着脸,“快了。”

    他跟对象结婚好几年了,一直都是两地分居状态,现在的问题在于他不可能调离钢厂,而老爹身体不好,媳妇儿又必须留在老家照顾,这不一耽搁就是好几年,年前终于说动老头子,同意秋收后带着孩子媳妇儿来这边生活,到时候他就是孩子老婆热炕头的人咯。

    结婚这么多年一直只有个闺女,他倒不是一定要生儿子,而是心疼媳妇。

    他母亲早逝,由父亲一人带大,父亲脾气古怪,一般人都相处不来,媳妇儿在老家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要是能随迁过来,哪怕媳妇啥也不干,他也能看着点,少受老头子的气。

    顾大妈笑着打趣两句,小张哥几乎是落荒而逃。

    “这小伙子人不错。”

    清音不解,她对小张哥的印象一般般,热心倒是真热心,可吊水这点小事她一只手都能完成啊,除此之外也没别的接触,“您怎么知道?”

    “我的眼睛还没看错谁。”

    好吧,清音好笑,正打算拿本书来树荫下看,秦嫂子急慌慌跑来,“小清走,带你去个地方!”

    “哪儿?”

    “小河边。”

    清音不解,看向顾妈妈,就见顾妈妈脸上也迸发一种罕见的亢奋,压着嗓子问:“今儿开了?”

    “开啦开啦,我也是刚才娘家嫂子来说的,赶紧的,咱们跑快些还能遇到好东西。”清嫂子穿了一件巨大的旧军大衣,手腕上还挎着一个巨大的竹篮,这哪是去逛街,就是去进货呗。

    “音音别愣着,赶紧走,换件有口袋的衣服,篮子我来挎。”

    虽然她们是压着嗓子说的,但大院就这么大,其他人听见也纷纷效仿,尤其柳老太,一张苦瓜脸都笑成了窝瓜,她最贪心,直接拎两个竹篮,出门直奔北城片区。

    清音也没骑车,就跟在大家身后,没一会儿终于搞明白为啥大家这么兴奋了。原来是书城市的老规矩,每逢初一都会赶庙会,但自从风波开始后就被取消了,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是压不住的,这两年陆续在以前赶庙会的地方形成一种能在白天开的黑市。

    一开始管得不严的时候,是每逢初一都有,后来严起来之后,停了好几个月,据说今天小河边这次就是在停了八个月之后的首次开张。

    清音以前看年代文一直听“鬼市”,以为黑市都是晚上开的,哪里知道现在的书城市居然白天也能开。

    不过,看大家伙的兴奋程度也知道,自己今天遇上纯属巧合,不能代表常态。

    几人赶到小河边附近,已经有许多跟她们一样打扮的男女往里挤。清音一看这架势,连忙拉住顾妈妈和秦嫂子,提醒她们把身上值钱的东西藏好,小心点。

    这年头,丢一分钱都是巨大损失。

    等大家藏好随身带的钱和票,这才随着人流往里去。这个时候的黑市,衣食住行玩乐,那叫一个全面,一个眼花缭乱,清音的眼睛压根就不够用,而人们买东西也来不及砍价,因为你不买后面的人会买,但凡犹豫一秒这个东西就不是你的了。

    清音紧紧搀着顾大妈,走过了卖馒头花卷的,卖衣服的,卖鞋子的,径直来到卖布料的地方,她指着一堆藏青色和蓝色的棉布,也不讲价,直接扯了五米。天冷了,正好给顾妈妈做身厚实点的衣服,她现在穿的旧棉衣还是七八年前的,里头的棉花都早黑了,保暖性能大大降低,“咱们找找看哪儿有棉花。”

    顾大妈咋舌,“你买这么多干啥,买你一个人的就行,安子不用管他。”

    人太多,跟打仗似的,清音也来不及说是给她做,直接拽着她就往下一个地方去。

    而最最拥挤的,当属卖肉的无疑,无论是猪肉牛羊肉还是鸡鸭鱼,那都是水泄不通。好容易才开一次,清音只想买过冬的刚需品,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