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2、第 2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2、第 2 章(第1/2页)

    岛上目前只有一个供销社,就在岛西面,跟南营公社紧挨着,姚海芸小时候还不叫供销社,叫渔联社,1956年改称为供销合作社,岛上无论大人小孩,闲来无事都喜欢去逛逛,就算买不起,光看看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够饱眼福了。

    自行车内胎彻底没气瘪了下去,推着走了一段路,姚志能看着外轮胎转一圈压出一个印,有些心疼,内胎好补,外胎就没那么容易了,真坏了换一个挺贵的。

    瞧见前面的供销社,姚志能停在了路边,跟妹妹说:“快去吧,你手里有钱吧?”

    “有。”

    姚海芸点点头,抬脚走向供销社,想到后天就要来上班了,她目光多了层探究,更加仔细去打量这座建筑。

    供销社过去跟岛上绝大多数民居一样,用的都是海草草苫顶,前年因为台风导致仓库进水,大改造过一回,现在屋顶全换成了灰瓦,气派多了。

    姚海芸之前经常以顾客的身份来买东西,那会儿她只觉得供销社的业务很有意思,比她以前玩的经营类游戏要真实有趣,哪想到有一天她会成为岛上的供销社主任。

    她来得晚,供销社已经下班了,就剩一个准备锁门的售货员,看到她进来又回到了柜台前,“看看要点啥?”

    姚海芸第一次见他,男人留着短寸头,平额头吊梢眼,频繁眨眼间流露出几分狡黠。

    她抬头看向男人身后的展示柜,扫了一眼,轻声道:“家里的自行车内胎漏气了,想买几贴补胎片,有吗?”

    只见柜台后满墙的木质格子架,上面依次陈列着种类丰富的商品,正中央从左往右看依次用红色大字写着烟酒副食、日用百货、水果蔬菜、布匹鞋帽、油盐酱醋。

    武镇川记性好,很快就想起补胎片放哪了,蹲下找了起来,边找边问她,“你要几个?”

    声音从柜台后传出来,姚海芸想了想回答:“两个吧,两个应该够了。”

    武镇川从最里面扒拉出来车胎贴片,站起身,听到姚海芸只要两个,他皱眉咦了声,直摇头,“妹子,两个不够吧,万一轮胎漏气的地方多,两个补不完,买四个更保险,买八个更好,家里留着备用。”

    这不漏痕迹的推销方式,姚海芸被逗乐了,“八个太多了,就买四个吧。”

    武镇川从一张16片的补胎片中给她平均撕出来四片放到柜台上,“一片四分钱,四片一共一毛六分钱。”

    说完补充问道:“那胶水要吗?补轮胎可不能缺了这个。”

    姚海芸掏出两枚一毛的硬币递给他,“胶水家里有,不用了。”

    武镇川找给她四枚一分的硬币,“找您四分钱,钱拿好,东西拿好。”

    姚海芸道了声谢,转身出了供销社,兄妹俩见了面继续往家走。

    南营岛地形复杂,中间有高大的月牙山,把东西两侧的东沟村和长桥村隔绝开来,渔民多居住在地势平坦的海湾里,姚海芸所在的长桥大队就在西海湾,第二户。

    夏天天气热,饭点大家都端着碗出来吃,坐在海带晾晒场边缘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微咸凉爽的海风吹来,舒坦极了。

    借着天边还残留的晚霞余光,姚海芸看到了在人群中的姚昌盛和马兰英,还有她嫂子徐友月,侄子皮蛋抱着碗咕噜噜喝着汤,侄女点点躺在凉席上已经睡着了。

    皮蛋,大名叫姚宝瑞,是姚志能的大儿子,此时嘴里正嚼着脆生生的海蜇,咯吱咯吱的,小孩子嫌嚼这玩意费劲,嚼吧嚼吧就吞了。

    正无聊着,扭头看到推着车的爸爸和姑姑,皮蛋高兴放下碗朝他们冲了过来,边跑边喊:“姑姑!”

    姚海芸摸摸侄子的头,“长高了。”

    马兰英跟姚昌盛赶紧站了起来去迎接女儿,徐友月也抱着点点起了身,纳凉的众人纷纷看向姚海芸,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起来:“海芸回来了啊。”

    “你妈刚刚还在念叨你呢。”

    坐着的都是熟人,姚海芸笑着回:“回来了。”

    见到女儿,马兰英懒得跟这一帮姐妹闲聊了,拿起饭碗拔腿就想回家,匆匆道:“今天不聊了,我闺女回来了。”

    徐友月怀里的点点张大嘴睡得正香,再怎么吵的动静都弄不醒她,姚海芸柔声喊了声嫂子。

    徐友月轻点头,抱紧了女儿,跟她笑着说:“这孩子,早上起得早,生产队凌晨起来去收海带,她也跟着醒了,这会儿困得不行了。”

    马兰英回头看一眼丈夫,满脸嫌弃,“怪你爸,早上出去干点活非要弄出点动静把孩子都吵醒,生怕人不知道他是一家之主。”

    姚昌盛撇撇嘴,手指着轮胎问儿子,“这自行车咋了,没气了?”

    姚志能道:“轮胎破了,我吃完饭补一下。”

    姚昌盛点了下头,一家人有说有笑走回了家。

    姚家近看是一座坐东朝西,面向大海的四合院,墙壁和院墙都是由大块的自然石头垒成,墙上抹白灰,房顶是厚厚的灰色海草,冬暖夏凉。

    正对着大海的是三间连排房间,从北向南数,分别是姚志能一家四口的卧室,客厅,姚昌盛夫妻的卧室,南北两侧各有两间房,不过大小不一,北边两间更大更敞亮,住着姚志华和姚海芸,右边两间是厨房和一间小的储藏屋。

    一进院子,大家各有各的事,姚昌盛拎着半桶水冲了个凉水澡,冲完先回了卧室,收海带是力气活,他一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海带是南营岛渔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一年的收入除了捕捞挣来的,剩下的就是卖海带获得的收入,为了让海带能早点晒到太阳,生产队一般凌晨三点就要起,太阳升起前刚好收完一船回来晒上,尽管累点,但想到今年能多挣点钱改善生活,大家都很有干劲。

    姚海芸回屋收拾行李,徐友月抱着女儿回了卧室,马兰英则是一头扎进了厨房,加水烧火,在蒸屉里放了四个窝窝头,又蒸了一盘虾,另外做了道凉拌海带丝,开了七八只海胆。

    七月,岛上最不缺的就是海鲜。

    姚志能舀了一盆水,先把自行车内胎扒了出来,熟练把内胎放到水盆里,转着圈看气泡,皮蛋蹲在水盆前,认真看着爸爸补轮胎。

    第一圈看不到,姚志能又转了一圈,这回看到了水中咕噜冒出的气泡,皮蛋神情激动,“有泡泡。”

    “冒泡的地方就是要补的。”

    姚志能怕漏掉,又转了两圈找气泡,确定只有一个以后把内胎拿了出来,用锉刀打磨破掉的地方,看到轮胎露出了新槽面,他表情认真,将胶水慢慢涂在补胎片上,对着呼呼吹气让其快点变凉。

    皮蛋见状也跟着爸爸做,嘟着嘴吹气。

    姚海芸从卧室出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姚志能小心把补胎片贴了上去,使劲按压。

    马兰英动作麻利,做好饭出来喊他们兄妹俩,“快吃饭,吃完了洗洗赶紧睡,今天肯定累坏了。”

    入座后,姚海芸拿起一个窝窝头,用筷子夹了点咸鱼酱抹上去,张大嘴咬下一口,夸奖不断:“太好吃了!妈你做的咸鱼酱天下第一!外面的咸鱼酱都没你做得好吃。”

    姚志能把凉拌海带丝夹进窝窝头里,一口下去没了半个。

    新鲜的海胆鲜甜丝滑,舀一勺进嘴里,口腔内满是甜味,姚海芸可太馋这一口了,接连吃了两个,“咱们岛上的海胆味道真的是最好的!”

    马兰英看到孩子们吃得香,笑容分外欣慰,“好吃就多吃点,明天还给你们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