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盐祸猪六戒

第四十二章 公之于众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盐祸猪六戒》第四十二章 公之于众(第1/3页)

    第四十二章 公之于众

    夜静,月亮升到中天。沈亭山香梦正酣,一股浓郁的纸香和木柴燃烧的烟味忽得撞入他的鼻腔。

    沈亭山猛地睁开眼来,谨慎走到地窖口,扒着缝往外觑看。

    王寡妇拎着一陌纸钱,在院中置一小盆烧化,喁喁道:“李老爷,这些年蒙您照拂,恩有重报,不敢有忘。无奈不能亲到坟前祭奠,只得在此处与你烧些纸钱。你在下头若有短缺,尽管托梦于我,无不奉行。”

    沈亭山闻之,惊喜交集。他这才忆起吴氏曾言,李永安好食王大娘家的糖水。如此说来,这王大娘与李永安必有些联系,另一半账本难保就近在眼前。

    思及此处,沈亭山忙从地窖钻出。王寡妇耳后听得脚步声,唬得魂魄不知往那里去了,待看清来人,才心下稍安,嗔道:“好不好的,半夜里吓我老婆子。”

    沈亭山歉道:“大娘莫怪。只因适间听得大娘似在此祭奠李御史,这才失了礼数,出来一问。”

    王寡妇道:“今日是他头七,没曾想倒扰你歇息了。”

    “大娘与李御史交情匪浅?”沈亭山话一出口,又觉唐突,解释道:“我等逃生此处,唯有李御史身前所留账册可救性命。如今心如芒刺,若有说话不周全之处,大娘莫要在意才是。”

    王寡妇道:“我虽讲究礼教却也不是迂腐之人,没来由为这些事生气。”她将手中纸钱尽数烧化后,撑着沈亭山的臂膀站起,又引他到堂中坐下,各自倒了盅茶,开口道:“李御史与我那短命丈夫有些交情。他走后,李御史念着旧友情谊,对我们孤儿寡母多有照拂。初时我碍着名声,不愿与他亲近。后头,他就变了法子,不再与我送吃穿用度,只管一昧照料我的生意。”

    “原来如此,难怪他夫人说,李御史每到山阴必要吃你家糖水。”

    “李御史为人忠厚,我素来敬重。欢儿说他是畏罪自缢而亡,我断是不信的。你所说账本一事我并不知情,但我确实听他说起过些盐务的事情。”

    “万望大娘如实说来。”

    王寡妇呷了口茶,忆道:“自欢哥接了这糖t?水生意后,李御史凡来都是去寻他。可那日他却反常,打马径直往家里来了。我虽与他是旧时,却也不愿让他进这屋来,只叫他等欢哥歇了担,再来寻我吃茶。谁知他却道:‘嫂嫂,千难万难先叫我进得屋来,生死性命皆在此了。’我听了心惊,便放他进来。”

    “后来呢?可交托你什么?”

    “我瞧他面色青白,眼底发黑,就知是出了大事。他道:‘祸患每从勉强得,烦恼皆因不忍生。’我听他话里话外,原是叫上司逼着,做些私盐勾当。我一介妇道人家,又哪里懂得许多,听他说了半晌,只教他切勿助纣为虐,又问他有甚可帮。他却道:‘往后恐再难帮扶嫂嫂,这匣子我封了些银钱,嫂嫂勿以我为外人相嫌。’我哪里肯收他这礼,千推万辞,无奈拗他不过,他将这匣子丢了便跑。”

    “这匣子如今何在?可开过不曾?”

    “我原也不想收它这礼,就原封不动地藏在箱柜底下,拿锁锁了,只等哪日见着他再归还。我恐欢哥惦着这钱,连他都不曾告诉。”

    “可否将这匣子与我看看?”

    王寡妇犹豫了一阵,叹道:“也罢,如今他已离世,这礼我也还他不得。不若交给官府,也是个好去处。”王寡妇起身转入房中,出来时手中已捧着一个紫檀木匣。

    沈亭山心中怪异,接过木匣,开了锁,当中三四条光灿灿的金条夺人眼目。王寡妇惊道:“竟是这么许多!我更不能收了!”

    沈亭山盯着金条,半晌无言。

    他伸手去取盒中金条,王寡妇刚要劝止,却见他将金条尽数置于桌上,似是毫无兴趣。相反,他将个木匣里里外外看了数遍,一无所获后更是面露失望。

    王寡妇问道:“大人是怀疑这匣子另有玄机?”

    “一来,若只是想交托财物,他大可直接给欢哥,又何须坏你规矩,特意上门。二来,盐务之事涉及颇多,他平白与你讲起实在可疑。”

    王寡妇忖思片刻, 亦觉得此事蹊跷,“如此说来,确实奇怪。我与他相识十数年都不曾见他此情状。”

    沈亭山问:“王大娘你再仔细想想,他那日可还有别的怪处?”

    王寡妇沉吟片刻,恍悟:“他临走时忽然说要祭拜先夫。先夫虽故去多年,家中却不曾烧灵。我领他到灵位后,便去厨下备些祭奠之物。回来时,他却已将清香燃起,又说衙中尚有其他要事,祭奠之事叫我替他料理便好。临走又嘱咐我万万将木匣收好,仔细小心。”

    沈亭山听罢,更觉其中有异,复又将木匣拿起,盯着看了半晌。忽得心念一动,将手中木匣狠掷在地,木匣应声而碎,夹缝中竟藏有一张信笺。

    沈亭山转忧为喜,将笺捡起,拆开观看,上面写道:

    罪臣李永安顿首。兹蒙圣上隆恩,委以盐法御史重任,本因言不及私,尽瘁事国。然朝中奸佞当道,如蠹虫蛀国,臣既无法上达天听,亦难以周全百姓生计。郭太师、郑劼等人百般威逼,臣违心为其编造盐税假账,实乃无奈之举。

    然臣圣贤之书铭刻五内,每每夜半,惊骇难以成眠。思前想后,臣决计将历年两淮盐税亏空之详情,记录在册,以警后人。如今一册藏于妓子崔娘之手,一册则藏于节妇王氏之家。唯愿两本账册能为有识之士所得,是非曲直,便可大白于天下。

    另有一宗公案,臣不得不奏。八年前,夏太傅与郭太师勾结成奸,共谋私盐。二人诱使两淮盐枭黄柳生至海上秘谈私盐交易。说来可笑,夏郭二人身为国之重臣,却贪图私利,不顾国家法度。黄柳生一介盐枭,却铮铮汉子,坚拒此等不法之请。臣当时恰在舟中,忽闻船舱内打斗声起,急忙赶往,惊见黄柳生及时任山阴码头衙门把总尹世昌皆已命丧黄泉。郭太师下令船上众人缄口不言,并将尹世昌之尸抛入河中,黄柳生之遗体则草草掩埋于岸边。而船上所载二千石官盐,则尽数落入夏郭二人之私囊。

    日月如流,转眼多年。夏言已身居清流一党之首,远离盐务之纷争。然郭太师仍利用职权之便,继续中饱私囊。罪犯陆庠生因其与黄柳生曾有旧交,郑劼便在狱中胁迫,逼其透露黄柳生身前旧所。随后,郑劼更是将黄柳生之旧部收编己用,并令陆庠生冒名顶替黄柳生,肆虐两淮,为祸一方,至今已达八年之久。

    臣实不堪重负,唯愿以一己罪身,将此悬案揭出。愿吾皇圣明,能够清除奸佞,整顿朝纲,使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李永安绝笔。

    读罢此信,沈王二人皆嘿然不语。良久,沈亭山长吁一气,“此事果如我之所料,真相可大白矣。”

    此时月落日升,沈亭山入地窖将众人唤醒,又将夜间之事一一说出,众人无不惊愕。

    陈脊道:“那账册既藏于此间,可曾有着落?”

    沈亭山摇头道:“灵位处我去瞧过,却看不出甚端倪。”

    崔娘闻言恍然,兴道:“我知道账册藏在何处了!”

    “此话怎讲?”沈亭山忙问。

    “永安自缢处的灵堂是我按他意思布置的。你们在灵牌处找到了钥匙,却不知那灵堂有另一处古怪。那房梁之上,永安自缢之处,还刻了一朵玉兰。”

    “玉兰?”

    “正是。”崔娘领着众人走到堂中灵牌处,左右上下环视一周,“你们看,这里与永安自缢的灵堂格局极为相似,那朵玉兰大概便刻在那!”

    崔娘柔荑高指,沈亭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