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百合耽美 > 金陵

12、第十二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金陵》12、第十二章(第1/2页)

    第十二章

    可悲的是,瑞王的身体情况不容许他站起身,那双曾经足以征战四方的腿,如今已因受伤而不能承载他的身躯。

    他试图挪动脚步,却忘了双腿已不再听使唤。刚要立稳,身子如断线的风筝,轰然倒下,只听旁边众人震惊地叫喊:“王爷!”

    公孙先生站在背后掉眼泪,上前一步道:“王爷,我先扶您回房间,今日皇上喊了黄太医来给您请脉。”

    瑞王却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平静地喘着气,任由家丁将他搀扶进间。

    他缠绵病榻已久,房中一股挥之不去的药味。

    公孙先生坐在病榻前:“四爷很快就会为您寻到东壁先生,只要东壁先生来了,就能治好你了。”

    太医在一旁拿起王爷的手腕,脸色凝重地为他诊脉:“石东壁是久负盛名的医圣,但已有数载未闻其音讯。传言他遁入深山修炼,若真如此,他如今的年纪……想来也是岁月不饶人。哎,不过若是石东壁来了,兴许……还有一线希望。”

    可东壁先生活着的概率并不大。

    况且公孙先生知道,即便是石东壁这位医圣,恐怕也难以为瑞王带来真正的起死回生之术。

    像往常那样,太医诊脉后,在纸上写了诊疗书,就提着药箱回宫了。

    这份诊疗书一送至太医院,便有司礼监的太监迅速过来查验,细细研读后,再奏报给皇上。

    陛下非常关心瑞王的病情,确切而言,是关心他什么时候死。

    去年刚将瑞王从宣城接到燕京,皇帝疑心他是装病,遣了大半个太医院过来给瑞王诊脉,得到所有太医一致的诊断,都说瑞王时日无多,他还不肯放心,依然每隔七日,让院判来给瑞王请一次脉。

    太医一走,瑞王便如烛光摇曳,渐渐陷入沉沉的睡梦。不知是不是认错了人,嘴唇动了动。

    “王爷,您说什么?”

    公孙先生弯腰,听见瑞王嗫嚅出来的咳嗽:“静声……不要做傻事。”

    公孙先生双目一睁,看见瑞王深深闭着眼睛,继而沉默地躬身,将他轻轻地将那双已失去往日矍铄的老手,小心地放回了被褥下。

    夤夜,内廷。

    李勍在庆和殿外长跪了三个时辰,方得曹公公步出,以手示意他得以入内:“王爷,皇上宣召。”

    曹公公含笑望来,声音中满是歉意:“王爷,真是有些不便。皇上方才闭目打坐奴才不敢擅自扰乱。没想到让您跪着久等如此。王爷可有疲累?”

    “不敢,陛下静修,臣子当跪。劳烦曹公公通报了。”李勍面带微笑,解下披风给天痕,随之入内。

    皇帝李殷时年四十,身材瘦高,面带长须,两颊带着常年服用丹药的青灰色,眼下凹陷而目露精光。

    此刻李殷身穿宽大明黄常服,赤脚席地而坐,淡淡喊道:“李勍。”

    “臣在。”李勍下跪行礼。

    李殷那宽大的袖袍落在地面上,手掌心里攥着一串佛珠,朝他看过去:“平身,你剿倭有功,朕当论功行赏,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长陵王以贤名著称,人前又是一贯的温和、无欲无求。

    李勍道:“臣别无所求,只恳请陛下,谅解臣老父年迈,陛下开恩,让老父回宣城安享晚年。”

    “宣城?”皇帝眉头微皱,“瑞王虽有封地于宣城,但他生于燕京。若说老树归原,燕京才是他的归宿。你刚回京,可曾探望过你父王?”

    李勍双眼微垂,地面黑沉沉的反光映射出他轮廓分明的容颜:“臣还未曾赴府。”

    李殷盘着佛珠道:“朕担心皇叔的身子吃不消,之前听太医说,瑞王深思永宁郡主,是不是心中孤寂?既如此,朕命世子入京,陪伴在他身边。至于你剿寇的军功,过几日朝上为你加封。”

    李勍埋首未曾说话。

    曹公公轻咳一声,声音尖细道:“王爷,该谢恩了。”

    李勍沉声:“臣,谢主隆恩。”

    李殷朗笑:“曹康,赐酒。”

    李勍得旨后退下,他饮下皇帝赐的三杯酒,从午门出,上了马车道:“天痕,去瑞王府。”

    乌云蔽日,马车行经的燕京小巷,只有车轮的声音在此寂静的夜里作响。到瑞王府时,已过子时,李勍进府,周围前呼后拥。李勍抬手:“都退下吧,不要吵醒我父王了。”

    突然,公孙先生身披衣裳从屋内出来,脸上有些疲惫:“小王爷,您这是刚刚才从宫里出来么?”

    “嗯,”李勍进门,温声问,“公孙先生,我父王怎么样了?”

    “今日太医过来把过脉,还是……哎,还是老样子。”

    屋里没有点灯,只烧了两盆炭,李勍进去看了瑞王。

    他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烤火:“公孙先生,你辛苦了,先回去歇着吧。”

    “王爷可是要守着老王爷?那老奴陪您一道守着。”

    李勍不由分说道:“天痕,带先生回房歇息。”

    公孙先生知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好脾气,只得听从。李勍便从夜深坐到天明,中途瑞王醒过一次,嘶哑地喊了声:“静声……”眼神似乎在他身后寻找些什么。

    李勍握着他的手掌:“爹,静声在。”

    瑞王张了张嘴,喉咙里有痰,声音听不真切。

    李勍以为他在喊永宁郡主,俯身仔细去听,才听见他在说什么。

    “不要……做傻事。”

    “儿子何曾做过傻事?”李勍宽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不要……谋逆。”后面两个字几乎是气声,瑞王挣扎着在他耳边说的。李勍听完,表情都没变:“爹多虑了,儿子不会。”

    瑞王还是看着他,有气无力地让他去:“书架上,第四个架子,第三层,第二十本书,拿来……”

    “好。”李勍将书拿来了,是一本《管子》。

    瑞王喘着大气道:“第,六十页,你翻开念给我,听。”

    李勍手里捧着书,但并未翻开,只道:“第六十页写,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

    瑞王气息微弱地笑了:“静声,你还记得,好……”

    李勍早慧,这些书早就倒背如流,聪明但并不外显。

    瑞王咳嗽几声,又闭着眼嘶声喊:“桐儿……”

    李勍看他慢慢昏沉睡去,弯腰替父亲掖了被子,才低声道:“爹你忘了,管仲还说,为人君者,倍道弃法,而好行私,谓之乱。”

    李勍坐近炭火,一张脸庞被微光照得半明半昧。

    翌日晨,公孙先生才对李勍全盘托出:“王爷这口气,全靠永宁郡主的消息吊着命,起先是世子爷来信,说您亲自将郡主接回来了,王爷陡然间就有了精神,说您不会骗他。可谁知道……”

    公孙先生语气一顿:“您带回来的姑娘,当真不是小郡主么?”

    “不是,他并非女子。”李勍言简意赅。

    公孙先生:“什么?他……”他回过神来,将林金潼的样貌回忆一番,的确是男子不假,不免愁眉道,“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到正月初七这日,李勍还待在瑞王府。

    林金潼则在长陵王府,左等右等,若非裴桓拦住,都要杀进宫里了。

    “王爷怎么不回来?裴桓大哥,我不想上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