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世子爷心眼忒小

14、第 14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世子爷心眼忒小》14、第 14 章(第1/2页)

    该说不说,慕容澄这段日子睡得安稳不少,几乎没再因为噩梦惊醒在黑夜里干瞪眼珠子,睡得好了,白日里也不再恍惚,脾气都变得平和许多。

    平安这几日还念呢,说世子爷这腿坏得真玄乎,整个人都跟着转性。

    当然他也只敢在背后议论,当着慕容澄的面最多偷偷观察,世子爷是有哪里不一样了,不是腿的事,是别的地方,精气神?不全然,更像是变回两年前还未出征大渡河的世子了。

    那时候的世子爷虽然一样骄矜,一样偶尔讨嫌,但性子远没有后来那么急躁,高兴了还知道和宫人们打趣,脸上也总有笑意。

    真好啊,世子爷回来了。平安拍拍手掌,心想时间果真是最好的良药!

    这日蜀王检查儿子功课,背着手来在书房外,透过大开的窗寮看三个儿子在案前听教习讲课,教习看见了他,他便掩唇低头,示意不要声张。

    书房空间宽敞,教习手捧书册漫步讲桌前,讲桌下是三张书案,慕容澄坐在为首的一张,慕容汛和慕容潜坐在下首。三人坐姿各异,属汛儿最端正。潜儿散漫,小动作频繁。澄儿……

    澄儿高架着一条伤腿在边上,单手持书靠坐椅背,看上去,看上去非常柔韧。

    哎……

    眼见教习讲得差不多了,蜀王清清嗓,迈步进入书房。

    众人作势起身请安,蜀王道了声免礼,“世子腿脚不便,都坐下吧。你们可都知道我今日来是要验收什么?近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可要交出一份说得过去的答卷。”

    “说得过去”作为标准实在门槛太低,没办法,自己的儿子自己心里有数,澄儿潜儿都不是读书的材料,唯有汛儿从小便对诗书有浓厚兴趣,愿意刻苦钻研书本上那些看似乏味的道理。

    其实最初定下这个题目便是蜀王心血来潮,蜀地百姓并不归蜀王府管辖,而是由各州府的官府治理。各地藩王与藩地官府关系各异,关系近了必然引起朝廷注意。

    蜀王是太.祖帝的嫡四子,也是先帝最信任的弟弟,蜀王自幼脾性软弱,是太.祖皇帝眼中最没有帝王之相的一个,也因此因祸得福,封地川蜀,住在偌大的蜀王府只等着颐养天年。

    但蜀王潜心向佛,仁慈心善,时常造福蜀地百姓,西番蛮子进犯,他便从王府拿钱为边城百姓重建家宅,赈灾施粥。此番让三个儿子做这道功课,也是为了叫他们关注民生,将来承接其衣钵照拂蜀地百姓。

    他将三个儿子依次叫起来,慕容汛是第一个,他起身道:“儿子从衙门借阅了近五年来成都府的税收账册,按照大豊律法,凡官田亩税六升四合五勺,民田减两升,重租田十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三升。相比较成都府夏秋两季亩产,占比约是三十税一,就太平年来说这样的比重可谓轻徭薄赋,但两年前西番战事吃紧,因此朝廷加收蜀地田亩税作为粮饷,光是一个成都府,其一年税收便高达二百八十万石。而同年浙江一省的税收也只有二百七十三万石。”

    说到这里,慕容汛躬下身,两臂平放于身前朝京城方向作揖,“儿子认为,官府若能向朝廷请令,减少蜀地战后五年赋税以缓解战时增收,可以令蜀地百姓恢复往年进益,逐步使蜀地振兴。”

    说罢书房内十分安静,慕容汛直起身来,目光却看着桌案,可见他自己也知道这番话有多逾越,大豊赋税由太.祖帝在开国时制定,就连当朝皇帝都不敢轻易变动,他一个藩王庶子岂敢妄议?

    他说得不假,但也不可能实行,甚至这番话也只能留在这间书房,决不能带出去。

    “汛儿,你坐下吧。”蜀王看向慕容潜,叫他起来说话。

    慕容潜头都快抓破了,站起来笑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胡说一通,临坐下前不忘附和慕容汛,“儿子认为琼光说得不错,赋税减免当是唯一出路。”

    蜀王对他本就不抱期望,叫他落座,看向慕容澄,“轮到你了,澄儿。”

    慕容澄从凳子上将腿撤下来,撑着桌角起身,“琼光说得是不错,当年加收赋税的确叫农户们吃不消。”这话不出所料,蜀王一早知道哪两个儿子会跟着浑水摸鱼,却听慕容澄又道,“只是他给的办法不大可行,不对,是半点不能实施,因此我最开始就没打算和官府打交道。”

    “这是何意?”

    “父王,除却佃农领工钱度日,农户们多是自产自销,都知道蜀地农耕粮食产量是大头,但瓜果蔬菜这些不能征收进赋税的作物才多被农人拿来换钱,一是因为屯不住,二是因为种类多适合交易。所以儿子便以为管理好市集就可以使农户维持稳定进益,也避开了朝廷和赋税。”

    “嘶——”蜀王双眼被蓦地点亮,乍听有些意思,但也并无头绪,“市集向来无人承管,你如何想到要管理市集?若要管,又该从何管起?”

    “从买卖的货品开始管。”慕容澄道,“我看到市集上多是作物和织物,还有些农具,鸡鸭猪牛之类的活畜,除却那些杂项,多数货物都可以靠品相划分定价,还要有人维持秩序,统一用钱币交易,当然这些该由专人来定,我不懂,只是觉得这是百姓钱财交易的地方,不该乱相频出无人监管。”

    他之所以能例举得如此清晰,是因为这都是他亲眼所见,自己不过是在指出问题,至于解决方案,大家各有所职,他一个藩王世子何须操那份心?

    一番话叫蜀王颇为惊喜,市集,他怎么没想到?现今成都府最大的交易市场便是蜀王府外不远的长街,因此蜀王府的府兵在长街驻守,那条街也算是蜀王府的管辖。若要从市集入手,和官府打交道也顺理成章。

    从书房出来,慕容潜追着慕容澄夸,“太厉害了,世子怎么对外头集市如此了解?我听说世子所的人偷摸出府,还以为是为着享乐偷摸出去,想不到是为着打探民情!”

    慕容澄拐棍一撑走得比腿脚好的时候还快,猛然顿住,“你从哪听来的?”

    慕容潜笑道:“府里那么多双眼睛,那么多张嘴,虽说都不敢议论主子,但要想一点风声不走漏是不可能的。”

    说的是,这些宫人们私下里也要到处打探,也有自己的圈子,这世上有的主子还得听下人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还有那独轮的车子、长脖子的麒麟、绿眼睛黄头发的洋人,可惜慕容澄一辈子出不了蜀地,若非皇帝召见,藩王和藩王世子都不得离开封地。

    “琼光!”慕容潜扭头见慕容汛走在后边,招呼道,“一起上世子所坐坐?”

    慕容汛微一颔首,兄弟三个都到了世子所去。

    其实这局面叫慕容澄有些脑袋发紧,上次慕容汛拜托自己的事还一直搁置着,但他断了腿身边要人伺候,不能把随身侍候的婢女拱手让人,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这么想,他也就心安理得了。

    世子所内,莲衣正在膳房教庖厨炖扬州狮子头,听吉祥说世子爷回来了,随行还有两位郡王,她连忙掣过巾子擦干手,嘱咐庖厨注意火候。

    眼看入了冬,气候却暖和起来,这种暖洋洋的日子维系不了几天,等第一阵雨下下来,马上就要转寒。

    莲衣走在廊上半个身子被日头烤的暖融融的,心情大好,端着茶盘去正殿厅堂,厅里兄弟三个正说起慕容澄提出的市集经管,都觉得十分可行。

    茶水注入杯中声响打断了三人探讨,慕容澄装模作样举目看向莲衣,就好像不知道进来的人是她一样,“怎么是你?平安呢?”

    莲衣觉得慕容澄见了自己起码有大半时候要问她平安在哪,这是雷打不动的开场白,究竟多嫌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