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司空

7、火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司空》7、火(第1/2页)

    司空与陈原礼对视一眼,问他,“都什么人说闲话了?你仔细说说。”

    黎有福到了这一步,也有些破罐子破摔了,颇颓丧的说:“请伙计喝酒那天,我中间出去,王老二就追出来,吞吞吐吐的让我管好婆娘,不要给黎家丢脸。”

    司空记下这个名字,“他怎么说的?”

    “他说那天来家里取东西,就听邻居议论,说这婆娘一天到晚往邻居家跑……”黎有福说完,又忙忙的解释,“我阿爹还在的时候,王老二就在我家铺子里做伙计了。”

    司空没有说话,心里却在想,在黎家做工时间再长这也是个外人。黎有福不信自己的枕边人,却信外人的话。

    小刘氏嫁这么一个人,可真是倒了血霉。

    “这婆娘还不承认,说我冤枉她。”黎有福怒道:“王老二都说这婆娘怕是花钱补贴外头的野男人,让我留心。我去翻她妆盒,果然少了一些零零碎碎的首饰。我问她,她也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最值钱的那支雀头钗也不见了……”

    司空眉头一皱,“什么雀头钗?”

    “是我娘的陪嫁,我成亲的时候,我娘把这支金钗给了她……也不见了。”

    陈原礼皱眉,“你怀疑她拿了发钗送人了?”

    黎有福挠挠头,有些烦躁,“我娘也说这东西没的就蹊跷……不是她拿去送人,还能去了哪里?她从娘家带过来的一对镯子也没了……唉。”

    司空问他,“你娘怎么说的?”

    黎有福没想到他会问到黎章氏,愣了一下才说:“她说隔壁兄弟俩如今不在,东西若是刘氏送了人,那一定是早就送了,怕是找不回来……眼下要紧的,就是把刘氏看住了,别让她往外跑,再给家里丢人。”

    这就是要把小刘氏关起来的意思。

    司空忍不住多了一句嘴,“可是我跟胡同里的邻居打听的时候,没听有人说这样的闲话。”

    黎有福垂着头没有出声。但司空的话,显然并没有触动他。

    司空就不再问了。

    黎有福出去之后,就换了黎章氏和槐婆婆,她们的说辞与司空陪着叶成文过来问话的时候说的差不多。黎章氏头疼,吃了药早睡,槐婆婆也带着孩子们在东厢睡下了。家里出了什么事,还是小刘氏的弟弟闹起来之后才知道的。

    司空悄悄对陈原礼说:“能不能想办法看看黎章氏的房间?”

    陈原礼想了想,“这简单。看我的。”

    陈原礼让黎家的人都集中在了堂屋里,让之前看门的两个汉子守在门前。他则带着司空从灶房的后面绕到了后院。

    大白天,况且他们心知肚明黎家的人都在堂屋里呆着。但司空和陈原礼还是小心翼翼的,有一种做贼似的鬼祟感。

    司空自己分析了一下,他大概是因为闯进了别人的私人领地,而陈原礼则是因为要时刻提防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危险。

    他这种谨慎到了骨子里的习惯,不像是一个普通的衙役。司空越发怀疑他的身份。包括他在凤随的办公室里看到过的那几个人,恐怕都是凤随的私人班底,凤家军的精锐,而非大理寺的下属。

    司空留意他落脚的轻重,暗想这也是个不好对付的厉害角色。

    后院要比前院略小一些,正屋住着黎章氏,两侧耳房住着槐婆婆和黎章氏的两个孙女。对面是一排三间倒座房,都挂着锁。司空从窗缝里看了两眼,似乎堆放着一些不用的旧家具一类的东西。

    房间应该好久没人开过,从门缝里看进去,可以看到地面上厚厚的尘土。

    作为一家之主,黎章氏的生活水准要比前院的夫妻俩好一些。房屋宽敞,门窗都很新,不大的院落也打理的井井有条,还种了不少花花草草。

    院角种了两株柿树,那口要了小刘氏性命的水井就在柿树下,井口盖着厚重的木盖,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黎家的人都不会再用这口井了。

    陈原礼跟着司空走上台阶,轻手轻脚地推开了黎章氏的房门。

    房门一推开,司空就闻到了一种仿佛是寺庙里香灰的味道,香味儿要比佛香淡一些,但不知里面添加了什么成分,略微有些呛人。

    黎章氏的房间就是一个上了年岁的妇人还有的样子,整洁、简朴、家具都显得厚重,又带了些许陈旧的味道。被褥、床帐也都是素净的颜色,叠放得整整齐齐。

    屋角立着一架竹制的四扇屏风,上面绣着四君子,绣工也是普普通通。通常这样的屏风后面都摆放着洗漱用的东西。

    但司空一转头就看见门边立着的盆架,上面摆着一个崭新的红漆木盆,架子上还搭着两块布巾——盆架立在门边,屏风后面显然不是用来洗漱的地方。

    司空绕到了竹屏后,却见那里立着一张高几,上面供着佛龛,佛龛前面还摆着香烛瓜果等供品。而佛龛里供奉的,则是一尊司空从未见过的佛像。

    佛像的外形仿佛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浓眉立目,颌下还留着一把浓密的胡须。他身上披着铠甲,一手持长刀,另一只手中奉着火焰状的法器。

    司空见到了佛像手中的火焰,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与火有关的一些宗教信仰。

    比如唐宋时期,在民间流传极广的拜火教。

    司空对这时代的宗教信仰情况了解不深,只知道与外国通商的缘故,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大宋境内都有自己的信徒。还有祆教、摩尼教之流,晚唐时曾先后被禁,但后来又转入地下,或与其他宗教结合,在民间秘密流传。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曾打过“光明神”这样的旗号来号召民众。《水浒传》中曾提到的方腊,也与祆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祆教也称火祆教、拜火教,主张善恶二元论。主张火、光明、生是善,黑暗、恶浊、毁灭是恶,行善则死后上天堂,反之则会下地狱。

    就司空个人而言,他是无法认同这样的教义的。

    他们将世界描绘得非黑即白,信仰光明神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不信的都是被恶魔蛊惑的人。这样的划分必然会引起教徒对非教徒的敌视。当这种敌视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引发矛盾冲突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要创建光明的世界,必须要消灭黑暗。

    这些都是司空在见到了佛像手中的火焰时想到的事。他有些怀疑这尊佛像也与拜火教有关。

    但佛龛中供奉的到底是什么神,司空就不知道了。

    司空转头去看陈原礼,却见他也正注视着佛龛里的佛像,眼神颇为奇异。

    “你见过?”

    陈原礼笑了笑没有说话。

    司空就感觉他应该是知道的。或许这只是很普通的现象,是这个时代的人都会了解的常识性东西。他会觉得古怪,会觉得不适,是因为他从根本上就不认可这个时代的宗教信仰。

    司空从竹屏后面走了出来,走了两步,又退了回去,从香炉里捏了一把香灰包进手帕里。

    他是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的人,对佛香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普通人。黎章氏房间里的香味不同于普通的佛香,这让他心中有些生疑。

    他打算回去问问别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会有不同的供奉方式,还是这个佛香,真的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陈原礼手脚很轻地打开黎章氏的妆盒,里面放着几支发钗和梳子,都是很寻常的东西。也不知黎章氏另有存放私房的地方,还是她平时就是这般简朴。

    窗边的几个衣箱陈原礼也都一一打开看过,里面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