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宫墙万仞

2、浮光跃金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宫墙万仞》2、浮光跃金(第1/2页)

    事儿也办完了,该回去复命。芳春不便久留,摇光送着到门口。刚打起帘子,外头金灿灿的日光就挨在她身上。瘦瘦的一个人,被这样一照,倒还显得有了气色,愈发衬得整个人肌肤如雪,眉眼流波。芳春心念一动,顿住步子,和声笑道:“外头终究冷,姑娘大病初愈,不必远送了。”

    日光照得摇光眼中一亮,呼吸间泛起清冽,是雪后的气味。天光正好,太阳出来了,愈发衬得红墙绿瓦庄严,不像先时下着雪,脑子里混混沌沌的,四处看不分明。如今倒觉得敞亮,也许是终究定下了心思,知道该怎么走,知道该怎么活。

    只听芳春道:“姑娘病好了,过几日便去老主子跟前请安吧,也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奴才再多嘴一句,劝姑娘不必尽日闷在屋子里,现下宫里都在歇午晌,姑娘闷了,趁着这天光,大可出去走一走。”

    出去走一走,她也是想的。譬如闷久了的人,不知道外头的好,偶一透风,在心里撒下了生的种子。她何曾不是活泼爱闹的性子,家里人纵着她,小时候和哥子们在后院里爬假山,大了一些随他们出去骑马,旗人家姑奶奶抛头露面,从不算丢人。现在想想,仿佛都是在前世了。

    于是便有些踌躇起来,芳春难得看见她露出这样的神色,这才是这个年纪、这样人家姑娘该有的神色。摇光带着些期盼地望着她,“可是……我不熟,不知道上哪去。若是坏了规矩,便对不住太皇太后的洪恩。”

    芳春说不碍事,“老主子一心只盼着姑娘好,正愁没法子开解姑娘,姑娘是个活泛人,省得自己开解自己,老主子欢喜还来不及。奴才此趟去交差,替姑娘在老主子跟前回句话就成了。”她说着笑了一下,话语里含着鼓励,“姑娘头回来,四处不熟悉,不妨事。咱们慈宁宫有自个儿的花园。您出了慈祥门,朝右边沿着慈宁宫墙根儿一直走,进永康左门,和慈宁宫对着的就是长信门。姑娘打那里进去,过揽胜门,就到了慈宁花园了。那儿是太后太妃们礼佛游赏的地方,人少也清净,姑娘到园子里去散散,只别进里头屋子,到底心境也开阔些。”

    芳春不紧不慢说了一通,望着她问:“姑娘记下了吗?”

    她那张莹白色的脸庞微微地泛起红晕来,许是病久了的缘故。她给芳春纳了个福,低低说:“谢谢姑姑,我记下了。出慈祥门,进永康左门,从长信门过揽胜门。奴才谢太皇太后的恩典,必在未时四刻前回来。过几日便去太皇太后跟前请安。”

    说了这么久的话,她觉着有些乏,更觉得难受。摇光慢慢走回炕沿上坐下,玛玛、阿玛额捏是一定要找的,可是她如今是个罪臣孤女,是太皇太后放的恩典,把她接到宫里来。她现在什么也没有,连自己也保不住,何谈保住自己的家人?如今能够仰仗的,只有太皇太后。她只在入宫的头一天见过太皇太后,不过一面,她就昏了过去,如今再回想,实在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早日上太皇太后跟前问安,总是不能再拖了。家里费尽力气保全了她一个,她要是再委顿下去,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玛玛和阿玛额捏?

    摇光转过脸去看窗外,真的是很好的天气,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去过了,或许自打她进了慈宁宫起,外面的世界、她恋恋不舍的家,就已经无声地把她抛弃了。

    她掀起镜袱,对着镜子自己挽了挽鬓发。从前额捏跟前的常嬷嬷给她梳头,嬷嬷的手软软的,额捏就在一旁笑着看。

    因着芳春先前跟她跟前伺候的使女叮嘱过了,她们见摇光出来,也不过垂首一福。摇光还了一福,沿着墙根走了一阵,便看见慈祥门三个字在眼前了。她心里踏实了些,继续往前走,一路低着头,只看见殷红的宫墙和素白的雪,听见自己的鞋踏在雪上松软的声音。有穿着蓝灰色衣裳的小太监拿着长扫帚扫雪,她有意低下头,尽量让他们不要注意她。这一程仿佛走得格外漫长似的,等她终于想起来要找门的时候,映入她眼里的是一望无际的宫墙,琉璃瓦转承着日光,她呼吸间都冒着白气儿,只觉得这宫墙怎么这么高,这么长。

    慈宁花园是特地修建了给先朝太妃们闲游礼佛的地方,这个时节太后太妃们都在歇午觉,自然没有人会到这里来。摇光一路畅通无阻,她本就生得单薄,衣裳又捡着素净穿,远远望去,只让人以为是上哪里办差的宫女,也不会疑心其它。

    她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只觉得眼眶发酸,竟是像是挣命一般地走。她不喜欢红墙,不喜欢那飞翘的檐角,铺天盖地,密密麻麻,就像是织了一张天大的网,要把她缚在这里,缚到老,缚到死,缚得永世不得超生。

    从揽胜门进去,迎面而来便是一大片松柏,在这乏味的寒冬绿得令人心生欢喜。梧桐银杏那些树,都只留下枝干子了,可是松柏不一样,它四季常青,不管外头什么样,它也长长久久地绿着。

    临溪亭下有个小池子,里头的水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枯荷早教人除干净了,连杆子也见不着。冰下好几尾红鲤在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摇光一路疾走到亭上,被汉白玉栏杆拦住了去路,她顿住了步子,只是怔怔地,怔怔地瞧着池子里的红鲤。那些红鲤以为是喂食的来了,纷纷朝她游过来。湛湛天光之下,浮光跃金,隔着一层朦朦的冰,倒显得那一群红鲤像一团团花一样,盛放又合上,身上红鳞映着阳光,像是画里用金粉描了一条细细的边。

    她觉得一阵头晕,恍惚想起小时候跟着哥子们去念书,其实哪里是在念书啊,分明找了借口溜出去玩。哥子们背书,她也背,只是哥子们背的大学中庸,她背的三字经。那时候头上顶着两个小小的揪儿,认真背起来,摇头晃脑的,一张稚嫩的脸还故意紧绷成一本正经的模样,引得哥子们好一阵发笑,最后连先生也掌不住,跟着笑起来。

    后来让玛玛知道了,为了替她解气,好生训斥了哥子们一顿。玛玛教她背书,背《滕王阁序》、背《岳阳楼记》。玛玛说女孩儿家不比男人,一辈子也许就拘在四方院子里了。外头大好河山也许一辈子就见不着了,那多可惜啊。越性儿多背些前人的诗句,也就当是自己看过了。

    那时她就在玛玛院子里念书。夏天的时候,院子里错落摆着几大缸荷花,硕大的荷叶因风摇动,稀稀疏疏地倾斜下天光来。缸里也养着几尾鱼,在水中漫无目的地游着。她背着背着,声音就低下去了,只顾着拿手去拨水,从掌缝里穿过去,凉丝丝的,可以消磨掉一整个夏天。

    她望着池子里的鱼出神,也许是见了风,眼泪难以止抑,顺着脸颊留下来。先前在芳春姑姑跟前,怎样也不能哭。本就是死里逃出来的一条命,再成日家哭哭啼啼地,岂不是不识抬举,招人嫌恶?可是这里没有人,不会有人来理会她,她有一肚子的委屈,一肚子的后怕,一肚子的难受!

    她茫然地看着自己的双手,白净的手掌上齐齐印着月牙似的红痕。作养得细嫩的皮肉一衬,更显得触目惊心。她觉得五脏六腑都搅动起来,整个人跟瞬间被抽空了一样,再也没有气力,顺着汉白玉的栏杆缓缓地滑下去,“嗬”地一声,终究哭了出来。

    哭出来好,哭得眼泪鼻涕混在一处,哭得昏天黑地,哭得什么也顾不得了。就好像从前受了委屈,窝在玛玛怀里哭一样。玛玛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背脊,一边开解她,玛玛说不能哭,旗人家的姑奶奶最是要强,泪珠子是金贵玩意,轻易不能流下。再大的事情、再凶险的劫数,自己咬咬牙,总有挺过去的时候。

    可是现在,玛玛、阿玛、额捏,他们都不要她了。

    “别哭了。”

    摇光从一片浑噩里回过神来,愣了一愣,只觉得背脊发凉。眼前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一个人,一身佛头青的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