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懒贵妃

1、第 1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懒贵妃》1、第 1 章(第1/2页)

    故事要从太子殿下十岁那年说起…

    南楚皇室赵姓,太子单名一个齐字,行五,生于明武二年。

    明武十年,静贵妃出宫省亲路上遇刺,太子下落不明。

    数日后,宫内就要告丧时,太子殿下又完好无损地出现在宫门前,缄口不言期间去处。

    明武二十二年七月,太子行冠礼,选妃。

    有小太监捧着太子妃的待选名册,从贵妃的永和宫出来,迎面碰上一人:“奴才给二皇子请安。”

    “平身。”

    二皇子赵近,中宫皇后嫡子,为人素有贤名。

    扫过他手里的花名册,不动声色放了锭银子在上头,明知故问:“拿的什么?”

    “回殿下,内侍省选送的花名册,贵妃娘娘掌眼后命奴才给太子殿下送去。”

    小太监见四下无人,抹手收了银子,识相道:“上面这本是贵妃娘娘看中的家人子。”

    二皇子拿起名册,翻过几页…刑部尚书嫡女、御史丞嫡女、辅国公嫡女…

    阴阳怪气将名册扔回去:“太子身份贵重,非高门嫡女不堪相配!办差去吧!”

    区区庶子,靠着亲娘得宠,皇上偏心,自出生起便压在他中宫嫡子的头上二十年!着实可恨!

    “启禀殿下,内侍省的花名册送到了。”东宫侍卫统领霍封大步流星进来,面带喜色。

    “贵妃选过了?”端坐在书案后的太子赵齐喜怒不形于色,眉长入鬓,凤目上行,丰神俊朗。

    霍封脸上显而易见的兴奋,比眼前的当事人还期待:“是,这些是娘娘替殿下过目筛选过的。”

    天知道,他们东宫简直就是个和尚庙,别说女人了,连只母蚊子、母知了、母蝗虫都跑不进来。

    wu年前皇上欲替东宫议亲时,皇寺的普觉大师出面,神叨叨说殿下不宜早婚,直到去年才松口。

    “读吧。”赵齐头也未抬,言简意赅。

    “啊?殿下不看看啊?”霍封挠头,洞房花烛啊!人生三大乐事之一!殿下怎么就不上心呢!

    霍封翻了翻,献宝似的递到人跟前:“这里头还有肖像呢!”

    “读。”

    “咳…”霍封见好就收,不敢再劝,扯着大白嗓照本宣科念了一遍。

    赵齐抬起头来,眸色深深不见喜怒,忽问道:“许家呢?”

    “许…许家?哪个许家?”霍封懵了,想了一遍京里京外的显贵,心说也没有谁家姓许啊…抬头向殿下身后的小郑子求助。

    小郑子也不明就里,福至心灵:“殿下说的是…翰林院编修许知足?”

    亏他这些日子一直随殿下忙着编录朝史的事…不然,区区七品官,国朝上下比芝麻粒还多。

    “许大人是七品,他家的闺女并无入选的资格。”

    “七品?”赵齐笔尖顿了顿,十年过去了,许知足怎么还是七品?

    他当年遇险后,乔装在许府躲了数日,直到养好了伤偷跑回宫。

    许知足人如其名,是个心大的老好人,只当他是寻常人家走丢了的孩子,还在许府门口挂了块告示牌子,等人来领他…

    前无古人,想也后无来者,国朝储君忍气吞声被许家的二姑娘骑在头上欺负…

    “我爹说了…许家的粮食都是他朝九晚五在翰林院熬出来的,不养吃白饭的人。”

    “哥哥,你给我银子,我就把糖糕给你吃。”

    “哥哥,你把这玉牌给我换钱,我就给你午膳吃。”

    “哥哥,你帮我写十篇大字,我就给你晚膳吃。”

    赵齐回过神来,起身:“霍封,随孤进宫。”

    东宫虽有宫名,却不在大内以里。坐落于玄武门以东,乃宗亲各府东数首座,空间规模和格局皆仿皇宫城,只是形制略小。

    赵齐平日入宫多乘辇,今日却骑马绕道去了翰林院…

    “微臣见过殿下。”大学士吴清华见太子在休沐的日子也来过问朝史编修工作,啧啧称赞,首肯心折。

    “吴卿自忙去,孤自己转转。”赵齐冷眼扫过,翰林院众人皆俯首案头,并未见许知足的人。

    不动声色往后院晒书苑去,果见一人穿着七品官府,全神贯注地…在喂鱼。

    “多吃点…多吃点!明儿我退休了就没人喂你们了!”许知足靠着树下躲阴凉,手里端着捧鱼食,嘴里念念叨叨清闲得很。

    许家祖籍江宁,祖产有良田百顷,许知足毕生志愿…只想做个有饱食终日的富家翁。

    二十岁时,被他爹逼上京城参加春闱,没发挥好…竟意外考中了同进士,被安排在翰林院做编修。

    浑水摸鱼一呆就是三十年,眼看着同僚升迁、晚辈升迁…他既不争名也不贪功,心安理得领着每年三十两银子的俸禄,乐得清闲自在。

    许知足伸了个懒腰,拾颗石子儿往树上又划了一道,数了数…美滋滋:“再熬二十一天…”

    待从翰林院编修的位子上退下来,他这辈子也算是给许家的列祖列宗个交代了…带着妻子儿女游山玩水,好好逍遥一番!

    西北的肉、东南的蟹、江宁的酒糟、还有…

    “太子殿下!”

    “许大人好逍遥。”赵齐自认很难在许家人面前摆起主君的谱…连话都比往常多。

    每每看见许知足...都会想起十年前他挂在许府门前的那块牌子——误拾一子,养不起,有意者速领。

    堂堂一国储君,被他许家人嫌弃成什么样?

    许知足能心慵意懒在这混了三十年,自然也有两把刷子,笑呵呵:“近日多雨水,好不容易遇上个晴天,微臣便来晒晒书。”

    “这些孤本残页,皆由许卿亲笔补写?”若非他曾在许府待过数日,也不知道许知足竟是个深藏不露的才子。

    许知足这三十年里,净做些费力不讨好的活计…除了把一池子锦鲤养得膘肥体壮,还有便是,亲力亲为将藏书中的残本补足。

    不仅杂学旁通,内容精全,就连字迹也肖似原著笔法。

    “当今皇上圣明!太子勤勉!翰林院多饱学之士!如微臣这般才疏学浅之人,便只能做这些杂活,算不得什么…”

    许知足想在翰林院安安生生混日子,自然上上下下都打点得周到妥帖,溜须拍马的奉承话张嘴就来。

    再听下去,赵齐怕是要破功笑出声来…

    一言不发,信手拿了本他才补全、新墨未干的孤本,转身出了翰林院。

    入宫面圣:“儿臣给父皇请安。”

    皇上的御案上书法字画铺了一桌子,手里正拿着水晶镜片放大赏玩。

    “今日休朝,怎么这时候入宫了?”

    “儿臣昨日与吏部议事,发觉朝中各部多少都有人员冗杂之弊病,一事而多人侍,既浪费朝廷银粮、又拖延行事效率。”

    “嗯…”正逢盛世,太子成器,皇上这些年已有意循序渐进交政于东宫。

    目光仍是放在眼前的花鸟图上,随口问道:“太子有何建议?”

    “想借父皇寿诞施恩于老臣,年满五十者,五品以下官员皆升一级而致仕。”

    “升迁致仕?”皇上有些意外,太子所言之弊他并非不知,只是这法子…倒是从未想过的。

    “细说听听。”

    “儿臣已于昨夜拟出了条陈,父皇可与吏户两部商议后,再行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