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偏执战神的娇公主(重生)

90-95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偏执战神的娇公主(重生)》90-95(第1/9页)

    第91章 第 91 章

    ◎彻底扭转命运的曙光就在前方◎

    陈昱忘了安排临时被召回的殷绪, 殷绪在家中多待了一日,仍按照军规回转军营,省得在这局势混乱的时候, 被气头上的陈昱抓到把柄胡乱惩治。

    临走时他一脸严肃地叮嘱柔嘉,“你应当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记得对我发过的誓么?”

    发过的誓自然是照顾好自己与孩子,不能操心, 柔嘉无奈, “我记得的。”

    “不仅要记得, 还要遵守。”殷绪挑眉, 威严而强势道,“否则我有的是法子治你。”

    这人还记不记得她是公主?柔嘉哭笑不得, 又幽怨,“好了好了, 我当真遵守。”

    考虑到这次离开, 只怕十多天就能回来, 殷绪没再多唠叨, 吻了吻柔嘉额头, 转身离去。

    诚如殷绪所言,接下来发生的都是需要操心的事。陈昱不愿放高绾离开,为了给北奕赔罪, 出了个昏招, 试图将平昌公主嫁给宇文韬。

    一国皇后都能淫奔他人, 北奕风气之糜烂、宇文韬之凶恶可见一斑, 何况这还是赔罪式的出嫁, 平昌公主自然不愿, 先和陈昱闹了一场, 接着和母妃贤太妃跪去了慈宁宫。

    太后心伤又忧虑,不得不出面,三人一道去翔龙殿劝说、恳求皇帝,最后平昌公主以自毁容貌相逼,陈昱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柔嘉待在瑾园,心系宫中,只是仍记着殷绪的话,到底没有入宫参与进这件麻烦里。

    陈昱为如何赔罪焦头烂额,但也并未持续太久,因为宇文韬那边得知高绾确在南齐宫中,他们不知高绾和陈昱的前缘,只当皇后是被齐人拐跑,顿时满朝震怒。

    平安与薛非散布的谣言范围也广,持续发酵中,一时北奕民意沸腾。

    宇文韬的粮草辎重勉强准备完善,加上又被朝臣、民意逼迫,当下思索一番,也不再等南齐那边的回应,而是趁举国齐心的时候,悍然发动了战争。

    八月十一,南齐边关被强袭,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晚,军报被快马加鞭送到了皇宫。陈昱连夜召大臣入宫商量对策。

    翔龙殿的书房内,陈昱强行为自己挽回颜面,为高绾脱罪,“薛爱卿说得对,北奕来得这样快,显然是早有进犯我大齐之心。”

    薛怀文站在人群中,面无表情地瞥了陈昱一眼。魏蓉之父魏长书等一干文臣面色忧虑,心中苦恼皇帝昏聩妖妃误国,却不能说出口,其中一人道,“北奕来势汹汹,二十万雄兵哪,只怕轻易不会罢手。”

    殷烈思虑一番,朝皇帝拱手道,“北奕人来了便不会轻易离开,不如积极应战。此时仍有不少将领身处大营,皇上不妨将其召回,明日朝会上再行讨论如何出兵。”

    虽对陈昱已无恭敬之心,但殷烈仍是爱护家国的,心中也有一品大将军的责任感与傲气。殷氏祖上历代和北奕人打交道,不会有朝臣比他更明白北奕人的凶悍野蛮,他自然主张一战。

    薛怀文也道,“大将军所言甚是。”

    也有大臣主主张议和,但声音太小,皇帝也不可能交出高绾来让北奕退兵,于是事情便暂时确定下来。

    殷绪、沈如海等人连夜受到召令,为了赶上朝会,五更天便动身回城,来不及返家,径直朝皇宫行去。

    奉天殿上难免又是一阵争吵。议政的大臣增多,各种声音便也多了。主和派和主战派一阵口舌争锋、各抒己见。殷绪早经历过这一切,只隐在人群中冷眼旁观。

    争论到最后,仍是主战派占了上风。既然确定出兵,接下来便是决定派谁为主将谁为副将、派兵多少的问题。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二十万雄兵不可小觑,陈昱将目光放在殷烈身上。

    薛怀文见状,当即出列抱拳行礼道,“皇上,微臣愿举荐忠武将军殷绪为帅,殷绪青州平叛才能有目共睹,早前又出使北奕,对北奕知之甚多。他为帅胜算颇大。”

    丁肃跟着殷绪平叛取胜,对殷绪崇敬有加,当即出列,“微臣附议。”

    殷烈原本理所当然等着皇帝封他为帅,听了薛怀文的话,忽然一个激灵,意识到一件事实:论能力,他心底明白,他不如这个儿子;论前程,自然是殷绪更加光明。他已位极人臣,进无可进,可如果把殷绪推上去,此战获胜之后,殷家必然会出一个大齐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军。

    那是多么光耀门楣的事情!

    殷烈这边想着,上头陈昱虽已不再费心对付殷绪,却也下意识地厌恶他,不想给他出头的机会,当即出声询问殷烈,“大将军领兵多年,你觉得呢?”此时他仍不知殷烈与殷绪早知殷弘身死的真相,还当殷烈是那个最忠心的臣子,对他寄予厚望。

    殷烈便出列行礼道,“北奕大兵压境,微臣身为大将军,本责无旁贷,只是微臣近来精力不济,担任主帅或许耽误大军,愿为副将为陛下尽忠。”他没有出言推举殷绪,因为这事比青州平叛重大得多,主帅一职又位高权重,他不想被人说荐人唯亲。

    陈昱听他言下之意,并不反对殷绪担任主将,顿时失望,这个时候便后悔起当初撵走百里仝的事来。

    沈如海是殷烈的老部下,见他无意于主帅一职,便站出来道,“微臣也愿举荐忠武将军,将军智勇双全、兵法卓绝,面对北奕强势来袭,进可猛攻退可智取,是主帅的不二人选。”

    一时又有几位大臣出来附议,霍擎如今已统管羽林卫,不到万不得已无法外派出征。这时他又恨起了殷弘白白早死,偏生又毫无办法,只能道,“如此,便封殷绪为镇军大将军,统帅大军。”

    末了,到底心有不甘,冷硬道,“殷将军可不要辜负百官和朕的期待,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否则,便只有死路一条。

    殷绪听懂了他的意思,唇角勾起冷冷的浅笑:那么这一次便看看,死的到底是谁。他出列行礼道,“微臣领命。”

    主将确认了,副将好说,接下来又讨论一番,陈昱最终敲定兵马:由殷绪统帅四万城北大营军士,殷烈统领五万西江大营军士,薛怀文统领一万京畿卫,三方兵马抵达边关后,殷绪统领全军。

    宇文韬号称二十万雄兵,但只是为了虚张声势、威吓敌军。殷绪知道,实际兵马应该只有十二万左右。大齐派出十万军士,加上边境的地方兵,数目上是不相上下的。而他还握有重生的先机,此战是他与阿珺扭转命运的关键,他只能胜、不能败。

    殷绪风尘仆仆回到瑾园,葳蕤轩上下都因为男主人的忽然回转而忙碌起来。

    柔嘉迎到门前的小桥上,殷绪过来,伸手将她用力搂住,低下头,将下颚贴上她的额侧。

    “要打仗了?”柔嘉抬头望他,低声问着。

    殷绪轻轻颔首。彻底扭转命运的曙光就在前方,他心中激荡,将柔嘉搂得更紧。冰凉的铠甲紧贴着她柔软的身段,又小心避开她的肚腹。

    终于走到这一刻,柔嘉心中也是激动,贴着殷绪的胸甲,半晌不说话。周围婢女嬷嬷们来来去去,这一刻柔嘉对殷绪的依恋占了上风,使得她没有羞涩地退开。

    殷绪渐渐平静下来,又弯腰将柔嘉抱了起来,边朝门口走去,边轻柔笑道,“终于重了点了。”

    柔嘉靠在他怀中,额头抵着他的脖颈,有些担忧即将来到的征战,低声道,“快五个月了呢。”

    这意味着,他无法亲自陪着柔嘉生产——无论如何,加上大军行进的时间,他不可能在五个月内彻底打垮北奕。殷绪心中十分遗憾,又低沉道,“别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