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科举文炮灰被弹幕剧透后封侯拜爵

97. 封土授爵 霍霖之功绩理当重赏以示天下……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科举文炮灰被弹幕剧透后封侯拜爵》97. 封土授爵 霍霖之功绩理当重赏以示天下……(第1/2页)

    从大早上忙到下午,最后圣上直接派上自己的护卫们,终于把霍霖种植的所有西玉黍和甘薯都堆叠成山,趁着最后还有点儿时间门,皇帝甚至叫人把早稻也给割了。

    虽然早已有数据证明霍霖说的一千五是真的,但是写在纸上的数据哪里有亲手得来的数据让人真情实感,这就跟霍霖为什么不直接让手下人去记录数据,而是自己亲自种植西玉黍亲自记录数据一样。

    原本种满了高大西玉黍植株的地上堆满了一个个大包谷,直到堆成山。

    原本平整的土地被挖出了一个个大坑,上面堆放了如土块一般的甘薯。

    而在种植早稻的地方,旁边的田埂上则是放满了用麻袋装满了的稻谷。

    看着这些粮食,在场的百官们只觉得心旷神怡,只觉得风吹来的味道里都是粮食的清香。

    霍霖听到一旁的杨泰清这么形容风的味道时,他用鼻子轻轻嗅了嗅空气,只能闻到空气的清冷,倒是没有粮食的味道。

    很好,这是文人浪漫的臆想。

    皇帝也很满意这些粮食,他知道在场的百官们在期待什么,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大秤上场,这些大秤都是户部收粮时用到的,极为专业。

    大秤准备好,专业的收粮官自然也在,一包包百官们亲手采摘的粮食被抬上来,称斤,记录,叠加。

    “一袋,一百斤!”

    “二袋,一百一十二斤!”

    “三袋,一百一十斤!”

    “四袋……”

    一堆上峰在一旁看着,有些胆气小的直接算错,只能重新喊数。

    户部尚书在一旁看收粮管记录,看到那数据叠加上去,逐渐接近只觉得心潮澎湃,就是有些收粮官喊的实在是不够干脆利落,不过小吏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常事,只是户部尚书实在等不及他在那边慢慢叠加,索性挤开自己旁边那个数得磕磕绊绊的收粮官,直接自己上场。

    有官员见户部尚书如此行事,也不由得上去直接顶上,后面连武将都直接上场抬粮食了。

    于是本应该在忙碌着抬粮和算粮食的小吏们突然被换下来,成为最闲的人,只能看着自己的上峰在前面忙忙碌碌,然后在后面担心饭碗会不会被上峰抢走了。

    可惜能够上朝的百官们才看不上这些小吏的饭碗,他们只是等不及想要亲眼见证这一奇迹而已。

    一袋袋的粮食被抬过去称斤,一道道数据被大声喊出,等过了一个时辰之后这些粮食才被完全秤完。

    秤完就是对这些数据的统计。

    此时的霍霖就仿佛一个局外人看着众人痴狂的样子,他甚至还有闲心想喝一杯,毕竟百官们现在经历的这个痴狂的阶段是他曾经经历过的。

    悠闲的霍霖想找自己的好友杨泰清唠嗑一番,可是他看到杨泰清也在痴狂的统计那些数据的时候只能无奈作罢,继续看同僚们统计。

    此时的场上寂静非常,只余下噼里啪啦的打算盘声。

    好似就在同一瞬间门,所有的算盘声音都停下了。

    没有往前挤,而是在人圈外的霍霖疑惑的抬头,一抬头就见场上的几个官员热泪盈眶的样子。

    霍霖被吓得不轻,腾的一下子起身围过去,还不待他走近,人圈中就爆发出哭泣声,由小变大,最后甚至有官员相拥而泣。

    不同于早已为这些粮食的产量而痴癫过的霍霖,围拢在收粮处的百官们看到真实统计出来的数据时皆是振奋:

    “一千六!一千七啊!”

    有官员大声冲天呐喊:“天赐神物啊!老天开眼了!世间门再无禾生陇亩无东西了!无需再因那一两口粮食而贱卖儿女了!”

    霍霖看向那个冲天大喊的官员,与自己父亲一般年岁的中年官员,但是却格外瘦削满脸风霜。

    镇远侯一直伴随着霍霖左右,看到霍霖看向那瘦削官员,同他解释道:“那官员祖籍偏西北,那边容易旱灾,闹饥荒的时候卖儿卖女是常事,据查为了供给他们一家在饥荒中度过去,家里的身体比较羸弱的哥哥和姐姐卖身为奴,他发奋读书考中秀才后才有余钱把他们赎出来,但等他们被赎出来后哥哥操劳过度的身体没几年就去了。”

    霍霖张张嘴一时间门说不出话,他常年生活在京城,身边皆是富饶之地也只有在游学的时候才接触过这种事情,没想到这位大人竟然曾经就身处饥荒当中。

    百官激动过后就开始找到这个让大兴拥有高产作物的人,一个围拢在霍霖的身边就开始说好话,霍霖这时候才见识到了大兴文官们的能力,一个个好话就和不要钱一般的一箩筐的就说了出来。

    从小到大梅雨经历过这种事情的霍霖只能强装镇定,微笑面对中众位大人的夸赞。

    皇帝在一旁看着自己女婿假模假样的样子就想笑,上前拉住霍霖的手把他带出来。

    此时的天色正好,皇帝看着满地的粮食再看向霍霖,向百官扬声道:“天佑我大兴,赐朕以文曲星,霍爱卿还未入仕便予百姓棉花、晒盐、土楼,六元及第科举入仕后以风箱、琉璃、水泥还运河以畅通,铸造银币解江南之积逋,更重要的是!”

    皇帝话音停顿,此时的百官也早已分文武两列站好,认真听圣上的讲话。

    皇帝指向那一袋袋粮食,此时他的眼睛也微微有点湿润:“日夜记录,百般调整,霍爱卿做到了在京城种植的早稻亩产达到六百斤,西玉黍和甘薯亩产一千六百斤!”

    是的,这就是刚刚为何百官如此癫狂的原因,因为他们亲手采摘的粮食,他们亲手称斤,亲手统计的数据显示,早稻的亩产真的有六百斤,西玉黍和甘薯的产量真的有一千六百斤……

    早稻亩产量翻倍,西玉黍和甘薯直接翻了四倍,且西玉黍耐寒,甘薯耐旱,极为适合干旱寒冷并且缺粮的西北部。

    皇帝爱实干派,此时在朝的百官们也大多是实干派,让他们理解这数据下所带来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这也不是简单的粮食,这些数据下是千千万万州府县百姓的命啊!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啊!

    工部尚书率先下跪喊道:“文曲星辅明君,世清平国运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也是心情激荡,一起下跪喊道:“文曲星辅明君,世清平国运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连喊三次,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在田野,铭记在心,也被一侧的史官记录在册。

    围观这一历史场景的弹幕齐齐刷道:

    【快记起来,要考的!】

    霍霖随着百官一起跪下,不过那话他倒是不好意思念出来‘文曲星辅明君’,毕竟这被夸赞的人可真是他自己。

    好在霍霖的别扭也维持不了片刻,此时低垂头的百官被皇帝叫起,皇帝看到自己身侧的阔林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笑容满面道:“霍爱卿心系百姓,日夜记录调整,终得亩产翻倍的高产早稻,让百姓得以一年种两季稻谷,同时也得耐寒西玉黍和耐寒甘薯,两种作物亩产均是翻四倍的一千六百斤,解永世饥荒之困,如此功绩,不知百官们有何封赏想法?”

    对于皇帝的提问,百官们也在思考这一问题,霍霖的这个功绩太过于耀眼,三种高产作物的发现和推广,可以说是直接改变了全大兴,大兴乃至于未来这片大地的所有百姓们都是直接受益者。

    户部尚书出列,他的声音低沉,充满郑重:“霍大人此功绩在当下,也在千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非平常赏赐可行,此功绩理当重赏以示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