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73. 第七十三章 。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73. 第七十三章 。(第1/2页)

    说钱,甚好!

    朱元璋不善于钱财一道,所以他搞的大明宝钞失败了。缺啥就想补啥,期盼钱财相关内容的水镜故事许久了。

    此次水镜出现在夜深人静时分。

    时近一更,已经宵禁一个时辰。没有召开第三轮紧急观影会议,只把朱棣给急召入宫。

    “想来高炽会对此专题很感兴趣,可惜他不在京城,无法第一时间观影了。”

    朱元璋想起离京一个半月的皇孙微服私访团,从上报回来的密信,孙儿们对谋生赚钱的不易有了深刻领会。

    朱棣闻言点头,信中小胖子说他瘦了一圈,也不知道是否夸大了民间调查的减肥效果。

    长子离开了一个多月,还真有点想他了。儿行千里,父也会担忧。虽然希望朱高炽摘掉“胖”字,但也忧心小胖子会不会真的吃少了身体虚弱。

    曾经,朱棣确实偏爱与自己一样好武的次子朱高煦,但在继承人方面始终更认可朱高炽。

    如今,接受水镜影像的洗精伐髓式洗礼,个人喜好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为改革大局计,至少需要确保五六代明朝帝王顺应大势而为。

    自己最多看顾到孙辈,更往下就需要朱高炽去掌控局势。相关水镜故事,早晚要全部传于小胖子知晓。

    当下,朱棣取出了笔记本,坐于朱元璋下首。

    燃起几盏明亮灯火,认认真真开始夜间观镜学习。同样一段故事,每个人能听出不同的感悟。

    朱棣是带着问题来观影的。

    此次说“钱”,他希望能获得如何多搞些经费的灵感,那就不愁打仗没军费。或者,有某些办法兵不刃血就扩大明朝疆域。

    水镜:【提到中国古代的“钱”,很多人下意识会想起“孔方兄”,即外圆内方的铜钱。

    这种铜钱却不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形态。如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

    先来看考古发现。

    在云南大理剑川鳌凤山的墓葬中发掘出了海贝。据考证,其所属年代约是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

    若说云南到南海与孟加拉湾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在黄河流域、巴蜀之地就是妥妥的内陆地区,发现了年代更早的批量海贝陪葬品。

    三星堆遗址中的海贝,其产地多为孟加拉国湾至阿拉伯海之间的海域。

    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之称的妇好,在其河南安阳墓地中出土了6800多枚海贝。

    这些殷商时期的海贝来源,从东南沿海延伸至阿拉伯海西北侧的阿曼湾海域。

    考古物证令人惊叹,数千年前中国内陆就已经有了来自遥远地域的海贝。

    海贝被埋入墓中,能够确定它去了阴间,有着高价值的陪葬品属性。若要证明它在阳间同时具备货币属性,则要看有没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具体表现在具备价值尺度、是某种支付手段、有着流通的属性,以及能够用于储存。1

    从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金文等记录,可以逐一证明海贝具备了货币特性。

    海贝的价值尺度尽在一个常见汉字中。

    「朋」,最初被用作海贝的计量单位。比如《周易》里的“十朋之龟”,指的就是一只龟价格为“十朋”。

    多少枚海贝为一朋?

    如今普遍认可王国维的考证,是以10枚海贝为1朋。

    殷商支付、流通、储存海贝的历史,不只体现于“辛巳,王饮多亚,听享京逦,赐贝一朋,用作大子丁。”等甲骨文记录中。2

    它还表现在许多常用汉字里。

    像是买卖(買賣)、财、贱、货、赐、宝(寶)等等,这些含“贝”的文字无一不与财富价值相关。

    再问为什么海贝能作为最早的货币?

    也与它的自然属性密不可分。

    当时的货币,要求本身价值要高,不易被模仿,而且能够进行均质分割。

    海贝是海洋产物,对于地处中国内陆的殷商王朝,它能做到物以稀为贵。

    又坚固耐磨,可以长时间长距离地流通使用。同种海贝大小相仿,而让它天生就能进行均质分割计数。

    由此,海贝顺势被用作早期货币。不只是中国使用,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也有使用。

    贝币的形成距离一十一世纪太过遥远,贝币的终结却非遥不可追。

    海贝,作为第一种全球性货币,它在一十世纪中期才正式消亡。

    此处浅留悬念,在本专题的后半段会聊一聊海贝引发的暴利性全球贸易。】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都很惊讶。

    距离殷商已有两千多年了,如今明朝境内除了云南地区之外,很少有把海贝当作钱币使用的地方。此物居然还能再掀起全球风浪?!

    究竟是什么情况?

    这会只有耐心往下看,听咕咕在之后细说。

    【回到中国古代的货币发展。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物品交换的次数、规模、范围等越来越广。

    在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取代了海贝,成为了新的货币材料。

    不同于海贝是大自然给塑造了外形,金属货币的外形能被人为制定。

    顺理成章,我们会想到一种可能性,古代用金属制作货币时是否延续海贝的模样?

    答案:有。

    依照目前的考古发现,从山西保德的商朝墓穴出土了一种用铜制作的贝壳,距今约三千多年历史。

    “保德铜贝”被认为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金属货币。

    以贝为形,以铜为质的货币,被楚国沿用了下去。

    也叫它“蚁鼻钱”或者“鬼脸钱”,此类俗称与它的外形相关。

    楚国居于南方,它铸造的铜贝形似贝壳,正面凸起,有阴文刻字。其上会打一个小孔,便于用绳子串成一串。

    看起来像是蚂蚁,又像是印着一张歪嘴的鬼面。楚地重巫,名唤鬼脸钱,或也与此习俗有关。

    铜贝的价值决定了它不便于进行大额交易。

    因此,楚国以黄金制作的金饼、金版来进行大宗贸易。没有固定形制,不以枚数计,而是直接称分量。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其字体不统一,钱币也不一样。

    楚国袭殷商铜币形貌做成贝壳状,其他诸侯国也各有特点。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找到先秦时期的货币特征。

    上图1.jpg

    瞧一瞧中国人民银行使用的徽章图案,是否能认出是哪种古代金属货币?】

    镜前,嬴政一眼就认了出来,他对此很熟悉。

    这个徽章的整体呈现出一个「人」字,而由三个相同外形的图案拼成,正是“布币”。

    【布币,青铜打造,看起来与农具铲子外形相似。它被运用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徽章设计之中。

    尽管我们记忆里的古代钱币多是孔方兄模样,但布币蕴藏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色。

    ——“钱”,这个字瞧着与金属相关,如今让人联想到铜臭味,它的根源却是农耕文明。

    “钱”字,本义是指一种农具。

    《诗经》中记录了周朝的农事,写到“命我众人,庤乃钱鎛”。

    大致意思,周王命令众人准备好钱与鎛等农具去务农了。钱鎛,就是铲子、锄头等,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