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千山青黛

18、第 18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千山青黛》18、第 18 章(第1/2页)

    “哎!哪来的!躲开——”

    耳边突然响起一道驱赶她的声,惊觉过来,絮雨发现自己已立在了石榴树下。小阉人也戛然闭口,眼睛瞪大,死死地盯着她的脚,仿佛发生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事。

    她顺着小阉人的目光低头看去,看到自己的脚正踩着一朵落花,花房被她踩扁,花裙破碎。

    小阉人脸色骤变,看了眼四周,弯下腰,从她脚下捡起那朵残花,正待投入口袋,一停,又改放进嘴里,眼也不眨,一口便吞了下去。做完这件事,他才仿佛稍稍定下心神,冲着絮雨低声咒骂了起来:“你这作死的夯物!若是被人看见了,你死了就死了,可别害我!快滚!”

    又一朵花掉下。小阉人连骂她也顾不上了,转身立刻又去扫花。

    絮雨定了定神,在犹疑和摇摆间,终还是遵循着内心此刻那无可名状的微妙的感觉,迈步走进了这座榴花下的坊门。

    她随身边人流,一条街一条街地走,漫无目的,行经国子监,白云寺,一条条她此前没来到过,然而处处却又似曾相识的纵横交错的街,未至街角,她便仿佛知道,下一刻映入眼帘的将会是如何的景物。

    在她的脑海里,那长久以来总是混混沌沌的一团东西,若正在化蛹,渐渐获得血和气,生成骨与肉,只剩最外一层那还包裹着的皮囊了。

    只要一下,再一下,它便将振翅,冲撞而出……

    簪星观。

    她停步在了这座叫做簪星观的女冠观前,心中那一抹本若要被她捕捉到的灵光又寂灭。

    她再次陷入迷惘。

    仿佛不该如此。

    此处不该是间女冠观。但若不是,原是什么,她又想不出来……

    路边一株榆树下,卖花娘的担箩里,堆着几枝卖剩下的芍药花,枝枝都刚细心洒过水,花朵娇红欲滴,煞是好看。日近黄昏,卖花娘想早些卖完回家,望见絮雨定定望着女冠观,笑着出声招呼她。

    “小郎君来买一枝!便是不赠小娘子插头花,伴作读书也是好。说不定就文思泉涌,写出来一篇好文章!一枝花本要两文钱,你若是要,我两文便卖你两枝花!”

    絮雨走过去,摸出钱,轻轻放了下去。

    “阿姆知道这里从前是什么地方吗?”

    卖花娘笑着收起钱。

    “这里可是大福地!从前是定王府,当今圣人称圣前的宅子!”

    “为何如今成了女冠观?”

    “小郎君是刚来的吧?难怪连这都不知道。”

    此处女道观的前身不但是圣人潜邸,连这名字,也是有来历的。“簪星”,本是从前王府里那位小郡主的封号。

    定王和他殷王妃神仙伴侣,鹣鲽情深,对这位小郡主自是爱若明珠。可惜世事难料,在小郡主四五岁时,发生了那一场震动天下的变乱。长安破日,定王在外领兵平叛,鞭长莫及,可怜王妃带着小郡主在西幸途中遭遇乱兵追击,不幸罹难,小郡主也就此失了下落。

    圣人光复京城登基,因国制使然,虽立柳家之女为后,却也追封殷王妃为昭德皇后,为她建陵,寄托无限哀思,更是深信小郡主福大命大依然在世,封寿昌公主,派人去往各地寻找。可惜天下之大,纵然是为帝王,也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寻人始终无果。心灰之下,为给爱女祈福,将这昔日潜邸赠作女冠观,以她从前的郡主号为名,是为今日之面貌。

    “每年到了公主的降诞日,圣人必会派人回来在此设坛打醮,施全城乞儿以食,为公主求福禳灾。年年如此,今年想必也不例外。下月便是公主降诞日,到时小郎君若还在,也可过来瞧热闹。”

    卖花娘呼客自己选花枝,望见客人还在痴望女道观,便又道:“南门外的老榴树你看到没?最早是没有的。据说是因当年公主出生后,玉体羸弱,有高人指点,公主五行缺木,叫在所居的坊门南向位置栽种一株榴木,可化解不利,长保平安。圣人爱女心切,去求老圣人的恩许,移栽来了榴木,这才有了如今这独一份的景。”

    “对了,小郎君你初来乍到,记得我的提点,若是路过,千万绕开走。听过如今宫中那位小阿爷吗?说这榴木是为寿昌公主福祉而栽,木也有灵,即便落花落叶,也是不可随意处置,何况受人踩踏。故派人轮班日夜看守,随时归拢落叶落花,有胆敢践踏或是损毁者,严惩不贷。”

    “小郎君看这两枝如何?”

    卖花娘替客捡出了一双花,抬起头,见人已是去了。

    絮雨走进簪星观,穿过牌楼、钟鼓楼,来到灵宫殿,又路过灵宫殿,望见三清阁,步足踏着地上青砖,停在了阁前那长而阔的庭院中央,环顾四周。

    直觉告诉她,这片庭院的左右从前是花厅和西楼,而今望去,屋台依旧,厅楼却变成了元君殿和真武殿。

    她站了许久,迟疑着,继续行去,眼前霍然出现了一片芙蓉园。再停片刻,下意识穿过芙蓉园,往右手边去。

    一道寂静的回廊在她脚下延伸了出去,杳无人迹。她沿着廊道慢慢前行,到了尽头,赫然又出现了一堵墙垣。

    墙门紧锁,但透过墙上杂树遮挡的镂空花窗,依稀仍能望见墙内几分景象。那里有座小桥,桥下是片平地。

    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旧日许多痕迹都已了无,但是桥下的所在,从前的这里,显然有个被填平了的水塘。

    四周静悄无人,风过,花墙内杂树窸窣。不知何处的深檐角落里,此时隐隐也飘来一阵占风铎的金振之声,时疾时断,越墙而出,倍添阒寂。

    她自花墙内收回目光,仰面,看着那锁闭的门上方的石刻字。

    “蔼春园”。

    斜阳静静照着这面年深日久苔痕侵蚀的石匾。她看得久了,眼睛仿佛刺痛起来,有淡淡的雾气在眼底缓缓地弥漫开来。

    “你怎进了此地!”

    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叱声。

    絮雨转头,看见一名女道急匆匆地上来。

    “快走!此处禁地!”女道厉声驱逐。

    这道门的后面,是从前定王府的内宅,殷王妃和簪星郡主的寝堂便在其中。圣人当年将这潜邸赠作女道观时,将这处圈了出来划作禁地,有阉人如常洒扫,以便圣人随时可以来此追思亡人。

    絮雨沿着来的路走了出去。她的脚步起初急促,后来慢了下来,越走越慢,最后当她终于回到道观的大门前时,双腿已如灌满铅,沉重得连面前的这道槛都无法迈出去了。

    她已经记起来了。

    从前那一团曾在脑海中困扰了她数年的迷雾,在她片刻前走到那扇紧闭的墙门前的时候,若有明光照耀,悉数消散。

    她完全地记了起来。

    许多年前的那个夜里,从小体弱的她又发烧了,阿娘守着她,寸步不离。

    就在几天之前,长袖善舞的王府大宦官赵中芳自宫中探听到一个被压下的尚未散开的极大的恐怖消息,长安的屏障东关战况告急,或也将要不保了。圣人已经有了出京避祸的打算,只是还没最后决断。

    多日以来,阿娘日夜不寐,忧心忡忡。唯一的安慰,便是已经收到消息,阿耶派回来接应的人已在路上,即将赶到。

    那个晚上,深更半夜,宫中忽然来人,称太后传她母女立刻入宫,急事召见。

    赵中芳此前却曾秘密获悉,太后疑在数日前已悄然移驾出宫,怎的今夜又忽然宣召。难道是此前得到的消息有误?

    她当时烧得厉害,人恹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