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清冷师姐她悔不当初

70-8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冷师姐她悔不当初》70-80(第1/16页)

    第71章 第七十一轮月亮 ◇

    看着沈如皎如临大敌的样子, 女人站在门口噗嗤一笑,主动解释:“师姐让我来喊你们俩吃饭。”

    宋之妧浅浅一笑,“谢谢燕书姐, 我们这就来。”

    燕书回之一笑,转而去打量着沈如皎的左手, “沈博士手腕这么快就好啦?”

    宋之妧捏了捏她的手掌心,沈如皎反握住她的手, 敛了神色淡淡一句:“谢谢师姨关心, 已经好了。”

    燕书也没在意, 看到两人相牵的手轻笑一声,转身先进了家门。

    宋之妧拉着她的手,“燕书姐是小姨的师妹,你知道的。”

    她话里的意思沈如皎心知肚明, 大拇指磨磋她的手背, 无奈一句:“知道啦。”

    宋之妧带她回家吃饭, 看到虞静和在与燕书自拍, 还抱着奶昔,一时惊奇。

    虞静和看到她们过来, 招呼她们,“快来,我们合影两张。”

    宋之妧觉得奇怪, 平时很少见到虞静和拍照, 更不用提自拍了,不知道今天她是受了什么刺激。

    转头用眼神询问沈如皎的意见,她含笑点头。

    虞静和是她的家人, 将来也会成为她的家人。

    宋之妧带着她站到虞静和与燕书的后面去, 弯腰屈膝, 很快就在手机里看到了两人。

    看她一脸不自然,宋之妧看着屏幕上的她噗嗤一笑,“沈如皎,待会儿又不是要上刑,你怎么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虞静和也偏过头来笑,“小沈学学我们阿顽,她从小就爱拍照,最是会拍照了。”

    想起之前在知南时,她也是吵着要拍照,但当时自己脸皮薄,怎么也没同她拍一张合影,只有一次不经意间拍到的她的侧脸,至今还是那个旧手机的屏保。只不过后来她刻意地不去思念她,将那旧手机也封存了。

    好在,还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同她合照,比如现在。

    沈如皎偏头看她时不自觉地眼含笑意,虞静和抓拍了一张。

    氛围刚刚好,四人上桌吃晚餐,奶昔也去玩了。

    虞静和本来不是喜欢下厨的人,直到外甥女过来同住后,她才开始钻研厨艺。因为脑子聪明,对厨房之事竟然也学得得心应手,炒出的菜也是色香味俱全。

    燕书和宋之妧一个逗哏一个捧哏,逗得虞静和合不拢嘴。

    沈如皎在一旁给她安静剥虾,看着她笑得开心,自己也不自觉弯了嘴唇。

    虞静和与燕书在聊国内高校的项目申请规则,俩人在聊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虞静和准备申请一个重大项目,各子课题需要邀请各路专家来撑场子,才有申请上的可能。

    如今自科基金都很难申请,尤其是重大课题,比一般课题难申请得多。

    之前保持沉默的沈如皎意外开了口,适时给虞静和提了一嘴,她外公有很多学生,现在在各大高校从事数学研究,优青杰青不少,甚至还有一位院士,如果小姨需要,她可以帮忙引荐。

    宋之妧偏头看她,她已在饭桌之下轻捏她的手掌心。

    虞静和面露惊讶,燕书也是心中震撼,像沈如皎这样的研三代,一般非必要是不会动用上上代的关系的,除非是她已经将虞静和当成了自己人。

    虞静和轻笑一声,“谢谢你的好意,应该暂时还用不着你的这些大牛关系。”

    沈如皎给旁边人夹了一块排骨,浅浅一笑,“好,小姨下次如果需要的话,随时跟我说,无须客气。”

    宋之妧没有听她讲过外公外婆的身份,自己只是有所猜测,也没有问过她。此时听她猝然提起,还有些云里雾里。但虞静和似乎是已经知道了,所有人都没有开口问她:你外公是谁?

    吃完了饭,宋之妧带沈如皎回了卧室。饭桌上两人的手机震个不停,没好意思拿出来看。一进门,两人纷纷查看消息,看完相视一笑,“褚老师也给你发了?”

    “我说小姨怎么不对劲儿呢!原来是发朋友圈故意气褚老师。”

    沈如皎点进虞静和的朋友圈,将她们二人出镜的照片一一保存。

    牵她坐到沙发上,沈如皎主动提起:“阿顽,我还没跟你讲过我姥姥姥爷。”

    “我姥姥叫易靖荷,从小家境优渥,没吃过什么苦,退休前是一名语言学教授。我姥爷叫沈重山,退休前是一名数学教授,嗯,或者用数学家来称呼吧。”

    宋之妧在中学数学课本上见过沈重山这个名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原来她竟然是沈重山的外孙女。

    两人坐在双人沙发上,宋之妧倚在她的怀里,把玩着她的头发丝,安静听她娓娓道来。

    “我姥姥和姥爷当时都在英国留学,姥姥是自费,姥爷是公派。她们的生活天差地别,可就在那个午后,姥姥在咖啡厅里吃下午茶,姥爷是打工仔,不小心把咖啡泼在了姥姥朋友的身上,姥姥看他是中国人帮他解了围,二人由此结缘,算是一见钟情吧。两人后来在学校偶遇,但姥爷自卑,总是避着她走,姥姥却很勇敢热烈,总去他宿舍楼下堵他。一来二去的,姥爷终于向她表明了心意,两人顺利地在一起了。学业完成后,姥爷要回国来建设国家基础数学,姥姥的家人对姥爷十分认可,但不同意姥爷回国,挨了好一阵子,姥爷给姥姥的父母写了一封信,题目是《我为什么要回国》。”

    “情真意切,字字珠玑。姥爷那封信的原件至今还留在家里,我小时候还背过,可以给你背几个片段:

    【我仍认为出国留学的目的应当是帮助祖国的基础学科突破瓶颈,而不是摆脱基础学科积贫积弱的祖国。

    伯父,伯母,中国数学学科以前是很厉害的,可以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4世纪就发明了十进制数制,在公元1世纪就首次提出了正弦与余弦函数的概念,中国的《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曾经广泛流于海外,被多少人称赞,被多少人奉为神作。可自清末近代以来,内忧外患,数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开始停滞不前。虽然涌现了像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陈建功、陈景润等一系列的杰出数学家,但我国的数学研究依旧大幅落后于国外。

    你们是从那个战乱纷飞年代过来的人,应该听说过西南联大。在我看来,那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时候。虽然面临着艰难的办学条件、无差别攻击的炮火炸弹,但每一个人都在卯着劲儿地学,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报国图强。在放不下一张安静课桌的时期,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界大牛。坚韧、不屈,饱满的精神状态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战乱时期犹且如此,那身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呢?不应该将学以报国作为我辈之责吗?

    公派留学出来的都是较为优秀的人才,如果千千万万个公派留学生因为国外的一些蝇头小利、纸醉金迷,就放弃了回国的想法,那我们的民族就会丧失千千万万个希望。此时的祖国需要我,祖国的基础研究也需要我,我也将用我所学致力于中国数学学科研究。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虽生如蝼蚁,但仍有鸿鹄之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谁知道十年、一百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呢?我只知道,若是没有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同心戮力,中国一定发展不起来。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的理想。我要回到祖国去,回到祖国需要我的岗位上去。

    伯父、伯母,我爱靖荷,但不会为她放弃回去建设我爱的祖国;我爱她,此生唯她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