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现代言情 > 对照组女配不干了[快穿]

2、第2章:福宝文对照组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对照组女配不干了[快穿]》2、第2章:福宝文对照组(第1/2页)

    清晨,阳光从浓重的雾气之中穿透而落,照映在山峦和农田之上,大队里的人都已然陆续起来,赶着做饭上工。

    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各家的饭菜香气,纵然是现今日子艰难,但依旧充满了烟火气息。

    红安大队这里其实受灾不算严重,虽然去年一年都干旱,但年终的时候却下了一场大雪,大队里早已经动员了全体社员们一起将那些积雪都堆到山上的水库之中!

    开春的时候,水库积雪融化,终于是让灾情彻底缓解过来了。

    现今马上便是农忙双抢的时节,一众社员看着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总算是心下一定,安心了许多,对未来也是有了盼头。

    很多原来不打算结婚的年轻男女,今年都打算办喜事儿了。

    这年代办喜事儿也简单,三五块的彩礼,一套家具,这便算体面的婚事了。

    陆雨宁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家里的长辈竟然在操持着五堂哥的婚事。

    陆奶奶和陆大伯娘在说着。

    陆奶奶:“让你公爹找个时间从仓房里拿块好木头,到时候农忙过了,再打套家具,家里的宅基地也抓紧时间盖起来……”

    好在先前那些年就已经一点点存够了青砖和泥砖,现在就是去队里申请一些青瓦,到时候去瓦厂买些回来就行了。

    陆大伯娘微微颔首,“嗯,我和他爹也存了有十块钱,到时候彩礼就我们自己出。”

    这也是老陆家的规矩了,各房虽然还是吃在一起,但每个月就固定给陆奶奶交一些钱,若是只是在队里干农活的,那每个月就算多少工分到陆奶奶那里,年中年底结算工分的时候,换的粮食和钱也就算公中的花销。

    公中的花销一般都是家里孩子上学啊,日常做衣服做鞋子之类的东西,再加上各家在家里吃饭的那些。

    陆大伯和陆大伯娘生了六个儿子,所以他们两个也自觉地多交一些,总不能厚着脸皮蹭两个弟弟家的工分粮食。

    如今粮食可金贵得很呢。

    陆大伯在队里的农机站当个保卫科长,工资也有64块,加上一些补贴,凑一起倒也有72块了。

    在这个时代,这可是一笔大钱,只是几个孩子都要盖房子娶亲,这些年也花了不少。

    哦,对了,各房的孩子们结婚出嫁,那都是各房负责的,陆奶奶掌着的公中的钱是不会出多少的,也就是补贴个糖果花生的小钱。

    大房这些年几个堂哥都陆续结婚,那花销再如何少,可盖房的钱是少不了的,陆大伯这些年攒下的工资,基本上也都花得差不多了,这还是陆大伯和陆大伯娘都很节俭。

    陆大伯娘还在队里干工分赚口粮。

    否则这些年大房的日子可不好过。

    像这次的五堂哥结婚,陆雨宁听着都感觉那钱如流水似地没了。

    大堂哥在部队还好些,工资津贴什么的,也够他一家花销了,前年大堂哥的军职升了,能随军了,大堂嫂也带着孩子们都去了随军。

    二堂哥在镇上的青砖厂当正式工,现在是27块一个月,厂里有分配的夫妻宿舍,二堂嫂在青砖厂里当会计,每个月的工资是48块钱,所以二堂哥他们一家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镇上砖厂里住,只是每个月跟大堂哥一样,给陆爷爷,陆奶奶,陆大伯和大伯娘他们寄点孝敬钱。

    每个月一个人寄10块。

    已经算不少了。

    三堂哥在林场里当出纳,每个月的工资是23块8,也是每个月都寄10块钱回来给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娘。

    大堂哥家里有三个儿子,二堂哥和三堂哥家都是两个儿子,大堂哥自己工资高,负担不算重,二堂哥和三堂哥则是夫妻俩都有工资,孩子也不是很多,所以负担也不重。

    只是陆家人口太多了,三个堂哥寄回来的钱一半留给大伯和大伯娘,另一半就留给陆爷爷和陆奶奶,两老也都将钱大多都补贴在家用里了。

    毕竟这两年的日子确实是不太好过。

    再就是陆二伯家的大堂姐,在市里的小学教书,每个月的工资有38块,大堂姐夫又是在市里的公安局里当公安队长的,每个月的工资也有58块钱,大堂姐现在只有两个孩子。

    大堂姐夫家的父母也还在机关里上班,都拿着工资,所以负担算是最少的了,每个月大堂姐也跟大堂哥他们一样,给家里寄10块钱回来。

    再就是四堂哥了,他刚结婚没几年,先前一直在镇上的家具厂里当临时工,是前些年灾荒前才转正,今年工资往上调了点,一个月也有25块3,四堂嫂是在镇上国营饭店里当服务员的,每个月也有23块工资,四堂哥也就跟其他堂哥堂姐一样,每个月都寄10块回来。

    但其他堂哥们也都还在上学,这便是一笔花销了,即使每个人的学费才五毛钱,但现在上小学的有两个,陆雨宁的三哥和陆二伯家的十二堂哥。

    上初中是每个学期一块钱,大伯家的十堂哥和二伯家的九堂哥都在上初中,嗯,一个初二,一个初三。

    再就是高中,每个学期是五块钱,大伯家的五堂哥已经高中毕业一年了,但七堂哥还在上高三,二伯家的六堂哥也才刚刚从高中毕业。

    陆雨宁的大姐跟五堂哥同年,也是高中毕业一年了,现在正打算去镇上的小学考老师的编制。

    而陆雨宁的大哥跟七堂哥同年,所以两人也都还在读高三。

    数一数这一大家子,这些年的花销可想而知。

    就算上学他们十分节省,可日常需要用到的作业本,草稿纸,笔和墨水之类的东西,也还是省不了,依旧是一笔大钱。

    正因以上种种,陆家依旧过得紧巴巴,日常都要算计着来才能支应过去。

    所以大伯娘也才说,她和大伯俩只存了十块。

    这真不是他们无能,已经算是很能干了,但存到几百块就要盖房,不然家里还真住不下。

    老宅这边已经扩了好几回了,这才让三房的孩子们都各自有个小房间。

    陆雨宁以后长大了,还得住自家大姐的房间,毕竟大姐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要是考上了镇上小学老师的编制,那到时候她就会去镇上的宿舍住,空出来的房间正好给陆雨宁。

    陆雨宁倒是觉得挺好的,听着陆奶奶和陆大伯娘商量着该怎么操办婚事,一早上的早饭就这么过去了。

    吃完早饭,放农忙假回来帮忙的堂哥们都扛着锄头去地里了,陆奶奶在家里喂好家里的几头猪。

    陆家几房其实已经分了户的,各自也都分了房,还在各自分好的房那边都开了正门,但他们都习惯了一大家一起生活,日常也都还在老两口这边吃喝。

    所以几家都开了小门方便走动,其实大伯和大伯娘家就跟两老的院子一处,只不过是分了一小半给两老,砌了墙,这样队里才让他们分户。

    而他们分了户,一户就能养一头猪了,家里这才能盖个大的猪圈,养着两头母猪和一头公猪,年底了杀了吃,日常就等两头母猪下猪仔来卖。

    再就是还能多养几只母鸡,每户能养三只,四户一起就能养十二只。

    不过陆奶奶也不贪多,就养了十只,一只公鸡,九只母鸡,偶尔孵点鸡仔卖,大多数时候都是养着母鸡下蛋留着给自家人吃,补补身体。

    还有鸭子,鹅,这些,农家能养的,陆家基本上都养了。

    陆雨宁才五岁,就拿着大大的扫帚打扫几个院子,然后帮着陆奶奶晾晒衣服,去打猪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