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30-40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30-40(第1/16页)

    第 31 章

    *

    ——区区神迹, 不足挂齿?

    身为一个虔诚的喇嘛教信徒,纳哈出感觉眼前这些人都有毛病。

    朱元璋等人看着纳哈出啪嗒一声跪在地上,嘴里还神神叨叨念着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 也?都觉得这家伙有点毛病。

    不过话说回来, 他们已经见了?好?几次神迹, 对这来无影去?无踪的神迹好?像的确不太尊重哈哈哈哈哈。

    乐声过后,年轻的声音闪亮登场,吓的纳哈出又是一通念叨,旁边有椅子不坐有茶不喝,非得跪着才肯好?好?听。

    朱元璋拿他没办法,只能任他在地上跪着。

    于?是乎,这次的视频就在双方都觉得对方有病的氛围下开始了?。

    观众:站着的朱元璋、朱文?正、沐英、李善长、冯国用, 还有跪着的纳哈出。

    汤和、徐达、邓愈等武将率军攻伐集庆府周边地带, 短短数日已经将芜湖、句容、溧水、溧阳等地攻下, 目前不是在继续攻城略地就是镇守新打下来的地方, 都不在太平帅府。

    不过朱大帅麾下的武将可以不精通谋略,谋士却都是文?武双全,不管是李善长还是冯国用,看上去?再怎么温文?尔雅,换身衣服也?都能上阵打仗。

    要不是他们大帅麾下读书人太少,他们也?不乐意一直拿笔杆子。

    李善长或许乐意, 反正冯国用不乐意。

    虽然他冯国用儒冠儒服,身体也?不像那?帮子武将一样?强壮健硕,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文?武双全的儒将, 而不是大帅身边的谋士。

    没办法, 谁让他们大帅手下的读书人不够用呢,他只能勉为其难凑个数。

    【老?话说的好?,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当时等级制度森严,蒙古人身为第一等公民,我们下意识就会觉得他们都是高高在上耀武扬威的人上人。】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元朝相关的影视剧中出现的蒙古人各个都高头大马骄奢淫逸,似乎非常符合我们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

    朱元璋等人听到这里下意识看向纳哈出,他们都是汉人,长这么大活动范围都在中原,见到的最多的是作威作福的蒙古官员,寻常蒙古百姓什么情况他们并不清楚。

    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些年有不少蒙古人南下迁到中原落户,听说那?些人的日子过的并不算好?。

    是蒙古人又能怎样?,也?就只能在汉人面前高一头,在蒙古贵族面前依旧什么都不是。

    纳哈出察觉到汇聚在身上的视线,但是他没有动弹,依旧认真且虔诚的聆听神明的训话。

    哼,他和不敬神明的家伙没什么好?说的,这些人迟早都遭雷劈。

    不知道?神明特意在他面前降下神迹寓意何为,蒙古百姓怎么了??神明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纳哈出心如?擂鼓,比年少时第一次见到喜欢的姑娘还要紧张。

    【我们都知道?元朝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说把人分为四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他们的四等人制度。蒙古人身为第一等公民,在当官、经商甚至打架斗殴等各种领域都有特权,听上去?当个蒙古人似乎很不错。】

    【但是别忘了?,蒙古部落刚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内部还有大量的奴隶制残留,征服过程中带来的好?处只有蒙古贵族才能享受,好?处到不了?普通百姓身上,事实上有些蒙古百姓过的甚至连中原百姓都不如?。】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元朝的徭役制度。凡统治者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无偿劳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各种条目。】

    【从秦朝汉朝开始,朝廷的徭役就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到了?宋朝,徭役其实已经几近于?无。强迫百姓义务劳动打白工容易让百姓不满,徭役还涉及到一个人口流动的问题,所以朝廷更偏向于?“以庸代役”,也?就是让百姓交钱来免除徭役,而朝廷用这些钱就地找人干活。】

    【但是元朝不一样?,元朝把已经走向末路的徭役制度重?新捡了?起来,他们不光捡了?起来,还让这个制度再次发光发热。事实证明,开历史?的倒车结果?不会好?。】

    朱元璋笑了?一声,“开历史?的倒车,这话说的有意思。”

    朱文?正摇头晃脑的卖弄他新学的东西,“苛政猛于?虎也?。”

    纳哈出:……

    纳哈出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蒙古部落最开始是没有户籍的,直到成吉思汗将全蒙古的百姓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任命功臣贵戚为千户那?颜进行管理?,千户下辖百户和十户,这个“千户制度”就是蒙古户籍制度的开端。】

    【蒙古灭金之后,窝阔台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扩户中原。这次的户口普查初步划分了?诸色户计,建立了?对当时而言比较全面的户籍簿册,是蒙古户籍制度建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史?称“乙未籍户”或“乙未料民”。】

    【之后又经过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的好?几次大规模统计户籍,这才形成蒙元时期的户籍体系。蒙元的户籍制度,很大特点就是诸色户计。】

    【所谓诸色户计,就是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户在户籍上区别开来。色,意为种类;计,意为统计。人户一经籍定为某种户计后便只能世代相承,不得擅自改籍,不得逃亡、迁徙和影占。即便兄弟析居,驱奴为良,也?要依从原籍。】

    【简单点来说就是,你是军户,那?么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孙子的孙子都得是军户,直到你家全死?绝了?,遇到有仗要打的情况下也?得从大家族里出一个人去?打仗,除非家族也?死?绝了?。】

    【元朝的户籍制度极其复杂,先?不说色目人和汉人,只说蒙古人。蒙古百姓大部分被编入军户之中,而除了?这些被编入军户的百姓,还有没有户籍的人。】

    【如?果?你是贵族的奴隶,那?么你就是驱口。如?果?你是由奴隶被放生而变成的半自由人,那?么你就是投下户。这两种身份在蒙古贵族的眼里,估计连牲口都不如?。】

    在场的听众们听到这里都深有同?感,蒙古那?边只有奴隶不如?牲口,中原这边是所有人都不如?牲口。

    天音这里说的不好?,蒙古人哪儿?有他们惨。

    光幕里的主讲人还不知道?自己又双叒被吐槽,丝毫不受影响的继续往下讲。

    【驱口的意思是“被俘获驱使之人”,也?就是战争中被俘强逼为奴、供人驱使的人。蒙古灭金过程中掠夺大量女真贵族与平民,这些人在蒙古人那?里全部都是驱口。据记载,窝阔台灭金之后统计出来的驱口数量几乎占到了?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投下户是什么户。元代文?献中提到过的“皇帝民户”、“大数目户”、“大官数目户”这些户说的都是有正经户籍的百姓,而“投下户”、“位下户”这些说的就是投下户计。从名字中也?能看出来后者的地位远不如?前者,投下户是附属在贵族名下的人口,和贵族的私产几乎没有区别。】

    【投下户大致可分为三类,草原兀鲁思封户、五户丝食邑户、投下私属户。】

    【草原兀鲁思封户指的是成吉思汗时期分封给诸子诸弟的封户。这些人拥有自己的私产,和普通蒙古百姓相比,他们不光要承担兵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