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你不是脸盲么?

13、第 13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你不是脸盲么?》13、第 13 章(第1/2页)

    陶心荷不知夫君想起别的女子,只是摇摇头,示意没听到顾如宁定亲,打消了午睡的念头,抬袖掩住一个突然冒出的呵欠,认命地在府中等待二婶。

    在顾凝熙眼中,就是看到娘子举起手臂,垂袖遮住下半张脸,微微歪了歪头,袖口被气息吹动,起伏一瞬。

    他猜是娘子困倦地打了呵欠。

    踌躇一下,顾凝熙柔声问道:“要不我来应酬,娘子去睡?”

    现在听夫君的声音,又觉得温润顺耳了是怎么回事?

    陶心荷暗笑自己,评判人物好坏全随心意。

    她知道夫君与家族中人关系疏远,从祖母到侄辈,都是例行公事,大概就与二婶亲近些,那也得二婶主动张罗。

    听了顾凝熙的提议,她有瞬间心动,想依言投奔高床软枕。

    可是二婶上午见夫君不说,特意要过府来找自己,只怕事涉小儿女私隐,不方便大喇喇谈论。

    罢了,自己能帮就帮吧,毕竟如宁妹妹和她一向投缘。

    陶心荷便对顾凝熙说了这层意思,被大赞“娘子思虑周全”,逗得她含笑娇嗔回去。

    看顾凝熙无事可做、捧起书本沉浸其中的样子,陶心荷总觉得不太舒爽,挑挑眉头,问道:“夫君,要不要再去探望探望你那莫家义弟义妹啊?”

    她特地将“义妹”两字咬得极重。

    反正,眼下她是不认所谓义亲的,自己亲妹、小姑子还不够她忙乱的么?

    顾凝熙一本正经回应:“不必,我昨日已对莫家兄弟说过,各自安心过年。待年后请他们过府小聚,也认认嫂子。”

    可能很快发现自己话语的毛病,顾凝熙连忙打补丁:“当然,娘子说了算,为夫全听你安排。”

    “哼!”陶心荷不接话茬,一指头戳在顾凝熙脸颊,颇为用力,让男子刀劈斧裁的俊朗线条凹下去一块。

    顾凝熙甘之如饴,还将脸向着陶心荷凑了凑,含混着道:“娘子怎么解气怎么来。”说话间险些咬到自己腮肉,只好闭口不言,维持笑容。

    陶心荷轻“呸”一声,悻悻收回纤长食指。

    看着夫君脸上明晃晃的指甲印子,她又有丝丝缕缕后悔和心疼,默默以指尖扣住掌心,不明所以磨磨后槽牙,一时不知接话说什么。

    顾凝熙反倒开始滔滔不绝,与娘子分享昨晚一众同僚饮酒聚宴细节。

    礼部官员昨晚大多是从衙司下值就进酒肆,以官服辨人是顾凝熙擅长的。

    陶心荷就听夫君娓娓道:“昨晚众人恭贺张尚书家喜事,一名员外郎作诗,平仄不通,自罚三杯,放下酒盏又做一首,更加文不对题,实在好笑。还是他身旁的一名司正搀住,代吟了首前人诗作,才算圆场。”

    “一名司丞来向我劝酒,用了《尔雅》里极生僻的典故,说我答得出,他喝一瓮,我答不出则满饮五杯。娘子你猜如何?我自然对答如流,就见他喝酒洒到官袍上,把一身绯色染成绛色了。”

    “一名司正和一名员外郎联袂灌我。劝酒词快说出花儿来了,我回应家中内眷在等,不宜饮得过量。他们居然哄堂大笑,还说给左右旁人听,上来对我扯袖把臂,到底灌我喝了两盏,真真气人。”

    陶心荷听得有几分趣味,看夫君言语间神色飞扬,想着,其实他心底是喜欢与同僚欢聚的吧。

    说来可怜,因为脸盲,夫君不善交际,并无亲近友人。每日不过是礼部上值、府中读书,生活十分单调,陶心荷都比他忙碌些。

    想起夫君上午说起莫启满腹才学,语带欣赏,提及两人对于学问诸多观点一致,相互启发,很有找到知己的意思。陶心荷对于莫家兄妹的天然厌恶,微微松动了些,或者至少将兄与妹,分开来想。

    顾凝熙说罢昨晚之事,觉得酣畅淋漓,端起手边茶盏润唇,还是为山楂的酸与苦丁的苦而猛一粥眉。

    不动声色艰难咽下这一口,顾凝熙想着要继续引逗娘子熬过困意,才好维持她的周全待客名声,转了转脑筋,又说起今日上午他到老顾府的见闻。

    祖母身体还好,三叔三婶都不在府,听说分别出去交际了,不知忙些什么。

    大堂哥顾凝然明明在府,祖母让下人去请,说让她最得意的两个孙子亲香亲香,顾凝熙却左右等不到人。

    以为自己会忍耐着听完祖母念叨,但在顾老夫人说起荷娘的不是,譬如善妒、无子等,顾凝熙终于冷言反驳,几近无礼。

    祖孙俩,谁也改不了谁的想法。顾凝熙仿佛体验到了父亲当年的痛苦与为难。

    呵,长辈不认可自己娘子,自己便学父亲榜样,护妻爱妻,又有何不可!

    自然,现在当着娘子,顾凝熙一句祖孙争端都没说,只随口提到,听说顾凝然又添两房妾室。

    陶心荷听出夫君对于大堂哥的不屑之意,嫁过来三年,她了解情况日深,颇能共情夫君。

    顾丞相三子数孙,他信奉“抱孙不抱子”,对儿子们极严厉,却对孙辈和善,尤其是对长房独孙顾凝熙。

    顾老夫人的心尖尖则是幼子和其唯一嫡子顾凝然。

    夫君三岁背《论语》,五岁开题做文章,被祖父夸了又夸,常带在身边教养栽培。

    在老顾府,顾凝熙就是“别人家孩子”,将一众兄弟比到尘埃里,唯一缺点就是不会招呼人,所谓不懂礼。

    顾凝然最是眼热泛酸,因为丞相嫡孙只有他和顾凝熙,比较得最直接惨烈。至于庶出二房记名嫡

    子的顾凝烈,从不在他眼里。

    仗着祖母撑腰,顾凝然带领自己庶弟们和二房庶弟们共七八人,千方百计挤兑顾凝熙,找大伯父告黑状拱火,主动跟顾凝熙结下了死结。

    就连如今,顾凝然也梗着脖子等顾凝熙主动帮扶,等不到就在他任职的翰林院造谣生事。

    陶心荷在宴席上听了不少这类抹黑夫君的谣传,每次都要一一澄清,心里对这位堂大伯子,和夫君感觉一样,腻歪得很。

    “不提他了,败坏兴致。”陶心荷领情夫君这半晌的插科打诨,怜惜接话。

    从老顾府想到自己娘家,陶心荷眼珠一转,笑嘻嘻地说:“夫君,我下午不得空,你自己去陶府送趟年礼,顺带把蔷娘接过来住到腊月二十九,好不好?”

    顾凝熙刚心潮澎湃于娘子话语间的柔软,觉得真的翻篇,娘子谅解自己了。随即听到要自己一人登门岳家,一下子哽住。

    岳父家倒是人口简单,岳母早逝,二小姨陶心蓉远嫁,他都没见过。

    岳父陶成是同朝为官的工部员外郎,妻弟陶沐贤在书院读书,三小姨陶心蔷待字闺中,今年七月新添了弟媳洪氏,就这么几个主子。

    问题症结在于,顾凝熙从未一个人去过,每次都是陪着娘子登门,娘子自会妥帖提醒他称呼“岳

    丈”,悄悄告诉他眼前的年轻女子是小姨子还是弟媳。

    陶家父子可不像顾家族人那般迁就顾凝熙,从不自报家门,对他也是爱答不理。

    说到底还是嫌顾凝熙有疾,配不上陶心荷。自家女儿、长姐自然是最好最珍贵的。

    顾凝熙看了眼钟漏,算算时间,犹豫着说:“娘子所言在理,是该于小年之前将年礼送到岳家。怪我病的不是时候,耽误到今日二十二。不过,岳父他们肯定更惦念娘子,要不,等二婶来府谈罢走后,我陪娘子一同回去?”

    陶心荷摇头不依,她难得灵机一动,想出这个合情合礼、名正言顺让夫君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