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七十年代真夫妻

随军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真夫妻》随军(第1/2页)

    一九七四年,三月五日。

    从罗平开往沪市的火车已经出发一天一夜,被困在小小的车厢里,平日再乖巧的孩子也会不耐烦。

    赵秀云一个人还带了俩,七岁的方青禾,三岁的方青苗。

    大的那个还好些,方青苗已经忍不住半哭:“妈妈,我要下车。”

    赵秀云把小女儿抱起来哄,走不了几步,大的也拽她的衣角,怯怯喊:“妈妈。”

    平常都是放养的孩子,但车上鱼龙混杂,赵秀云只能把孩子拘在身边,就是她自己,也早就坐不住了。

    明知道还离得远着呢,时不时都要探出窗外看。

    她这个是卧铺车厢,买的上下床的票,对面是一对姐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男的一身国防绿,女的穿的确良衬衫。

    姐弟俩本来在看书,孩子起了动静看过来。

    赵秀云摸了一下大女儿的头:“不好意思啊,吵到你们了。”

    姐姐笑笑:“没事,孩子嘛。”

    赵秀云也是松了口气,这对姐弟是才上车的,前头是一对小夫妻,苗苗哼一声他们啧一声看一眼。

    孩子怕生,后来大气都不敢喘,姐妹俩非要缩在床角,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呢。

    她是个怕给人添麻烦的,把苗苗放床上,从包里掏出桃酥,掰成两半,各给孩子一块,这一路上她就靠这些吃的喝的把孩子拢住了。

    赵秀云捧着油纸包:“同志,吃桃酥吗?”

    弟弟先是看了姐姐一眼才摇头:“不用,你们吃吧。”

    赵秀云本来就是过不去,想着吃人家的嘴软,虽然她刚上车也给那对小夫妻分了,人家该翻的白眼一个没少翻。

    但自己理亏,也说不了什么,这会更是热情洋溢:“没事,吃一个吧,孩子估计待会还要闹,算我的赔礼。”

    她话都说这样了,姐姐伸手拿:“谢谢大嫂了。我们姓陈,嫂子怎么称呼?”

    赵秀云笑得爽快:“我姓赵。”

    萍水相逢,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熟人见面还留三分呢,更何况陈家姐弟看着像是谨慎人,不爱多说话的样子。

    赵秀云看着两个孩子都自顾不暇呢,更不会去打听别人的事,因此他们这个车厢就比别人的安静些。

    一直到推车来才打破寂静。

    乘务员扯着嗓子喊:“红烧肉、小炒肉、大米饭,有要的吗?”

    赵秀云忙不迭应:“要的要的,一斤饭,再要两份红烧肉。有汤吗?”

    乘务员:“有,鸡蛋汤。”

    赵秀云掏出布头做的小钱包,把随身的饭盒递过去:“那再要一个,多少钱?”

    乘务员一边打饭菜一边应:“一块一。”

    一两米饭三分,一份红烧肉三毛五,一碗鸡蛋汤一毛,这就是工人一天的工资了。

    赵秀云是个持家人,一向节俭,但火车上不要票啊。

    她是公社户口,孩子也是,按理每个月有一定量的细粮供应,可惜打去年开始,都是一斤粮票买五斤红薯。

    吃多了不顶饱,又烧心,大人撑得住,孩子可不行。

    想吃细粮要么回娘家大队换,要么黑市买议价粮。

    赵秀云只舍得买孩子那份,自己偶尔打打牙祭,这会有不要票的,可不使劲买。

    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两个孩子闻见味坐得老老实实的。

    赵秀云给老大勺和饭盒,她靠着小桌板也能自己吃。

    小的就不行了。

    得喂。

    赵秀云吹了吹汤,瞥见陈家姐弟只买了一份饭,一份小炒肉,热情招呼:“同志,也尝尝这个,可好吃了。”

    陈家姐姐摆摆手:“不用客气的。”

    赵秀云有些遗憾:“哦……那你想吃就说啊。”

    她生来就是这个性子,过会抛之脑后,确认两个孩子都吃饱了,这才端起碗。

    苗苗吃饱了就困,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赵秀云一手用筷子,一手在女儿后背上轻拍,自己也打了个哈欠。

    就这么吃完一顿饭,她把饭盒垒一块,有些踌躇。

    勤快人,活是放不了的,没有活也找出活来。

    但要让她这么去洗碗,把孩子放这可不行。

    这两年拍花子也不少。

    陈家姐姐看出她的顾虑,使唤弟弟:“帮嫂子把碗洗了。”

    赵秀云嗫嗫:“这怎么好意思。”

    陈家弟弟倒是爽快拿着她的铝饭盒出去。

    两个孩子都睡了,赵秀云也算腾出时间来讲话,夸道:“你这个弟弟不错,还会洗碗呢。”

    陈家姐姐:“这有什么不会的,长了手的都会。”

    也是,不过是想干和不相干的区别。

    赵秀云想起自家油瓶倒了都不扶那两个弟弟,心里撇撇嘴,嘴上说:“那也是个好孩子,不然哪里叫得动呢。”

    陈家姐姐也有点得意:“是,我弟就只有这点好。”

    看她样子就知道,家里一定娇惯得厉害。

    赵秀云忍不住摸摸苗苗的头:“你们这是往哪去啊?”

    陈家姐姐:“沪市,你们呢?”

    赵秀云:“一样,我去找我男人随军。”

    当兵,那可没有坏人。

    陈家姐姐打开话匣子,她本来也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不过是头一次和弟弟单独出门,出门前家里人几次叮嘱,这才一路上什么话也不说。

    赵秀云听她意思是去探亲,包裹看起来却像是长住,不过也没多问。

    扯了两句闲话,陈家姐姐话音一转:“嫂子真是罗平人?听着不像。”

    赵秀云笑:“我原来是广播站播音员,普通话得好才行。”

    陈家姐姐夸她:“怪不得呢,普通话说得真好。”

    她是江南人,说话就一股水乡味,软软糯糯的。

    赵秀云笑笑,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说话。

    陈家弟弟拿着湿漉漉的饭盒进来,赵秀云抱着孩子,只能点点头:“实在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客套话翻来又覆去,太阳越升越高。

    赵秀云知道这是快到沪市了,忍不住心里叹气。

    真是做事凭着那股劲,松下来又愁上心头。

    她十四岁那年念初中,赶上县里来了位新领导,搞微服私访这一套,结果没到公社就铩羽而归,因为这位领导是地地道道北方人。

    罗平方言本来就十里不同音,推行普通话才多少年,哪怕是年轻人不会说普通话的大有人在。

    这下还得了,推行普通话也是任务之一,领导就盯上了全县的广播台,觉得必须得弄几个普通话好的人熏陶熏陶。

    赵秀云是天生讲话就没口音,还没初中毕业就有工作,被分配到公社广播站,每天念报纸,一天念两遍,一遍普通话,一遍方言。

    偶尔再通知点事情。

    工资是二级工标准,每月三十三元,多少人眼红呢。

    这随了军,可不一定能排上工作。

    赵秀云打下定决心要去随军,这事就一直挂在心头。

    丈夫方海是同大队的人,十六岁就当兵,一直在西北,光坐火车就得四天,两人聚少离多,结婚到现在八年,除了新婚怀上的青禾,就是四年前他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