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摇摇晃晃的我们啊

3、—回南巷—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摇摇晃晃的我们啊》3、—回南巷—(第1/2页)

    他们故事的开始,段圆圆曾经一度以为是在世界末日传说流传的最广的那一年。

    那是二〇一二年,关于世界末日的传说在学生们之间流传的沸沸扬扬。

    每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遇到讨厌的人了、碰到很凶的老师了、零花钱不够了......

    遇到这些时候,总是用“世界末日十二月就要来了”这个听起来不切实际又在悲伤来袭时希望它有那么一点点真实的玛雅传说安慰自己。

    已经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们,一定不会彻底相信地球会毁灭的虚假妄言,但他们需要寻求一个在学习中的心里安慰。

    这样的自我安慰在学生们之间屡试不爽,从年初伊始孜孜不倦的讲到了暑假来袭。

    “特意给你炖的花生核桃瘦肉汤,听他们讲,对大脑可多好处了。”

    中年女人的声音风风火火,她在家也穿着一身职业西装,随意的围了一块儿围裙,盛了一碗刚炖好的汤放到了段圆圆面前。

    段圆圆拿起碗中的白瓷勺,舀了一小勺汤,碗口还冒着白腾腾的热气。

    “热。”段圆圆吹了口气,抿了一小口,略微嫌弃的把勺子放回碗里,“妈,你是不是又没加姜片。”

    段圆圆的母亲杜文娟女士在一旁连连摇头,“哎呦,这个汤哪里能加姜片了,而且我都提前尝过了,一点也不腥。”

    看着段圆圆不完全不想继续喝,杜女士继续在一旁说,“你懂什么叫‘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一中’吗?既然上天让你去江坞一中的总校区,那就好好学,最后考个重本!”

    江坞一中是江坞市的重点高中。

    但这其中又分为一中总校区和一中分校区,不同的校区建在两个距离很远的地方,虽然都挂着“江坞一中”的名字,但内行的人都知道,总校区才是真正的江坞一中。

    总校区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每年学生们考的成绩也都很好,至少每年都能出二十个top2的大学生。

    有些班级的同学成绩都非常优秀,甚至到了大学他们还能继续做同学。

    但是一中总校区招生极为严格,对外地学生的限制更多,所以一般外地户口的同学很难进入总校区,而且如果孩子是初中后才把户口迁过来的也不可以,并且一中不接收外地借读生,所以即使是家里有钱也很难把孩子送进一中。

    于是大部分的学生便退而求其次,进入分校区或者选择其他高中。

    但是从几年开始,一直在流传分校区的土地要被征用重新规划,这个传言流传的十分广泛,甚至还有人打着“内部人员”的名义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这一定是真的。

    既然校区要拆迁,那拆迁后不就统一合并到总校区了吗?

    于是不少学生家长打着这个念头,又动了把孩子送入分校区的念头,说不定高二或者高三,就能搬到总校区了呢。

    但是抱着这样念头的家长和学生,绝大部分仍然继续在分校区读完了高中。

    土地征用的消息直到去年才彻底尘埃落定。

    段圆圆就幸运的赶上了总校区和分校区合并的第一批。

    合并后的江坞一中学生数量大规模扩招,之前总校区许多条件都有了变化,学校致力于让更多学生都能进入重点大学。

    如果是别的学校这样说,家长们一定会质疑学生数量多了之后教学质量是不是会下降,老师们能不能顾得过来这么多学生这一类的问题,但江坞一中这样说,完全没有质疑声,家长们闻讯后都挣着抢着把孩子送入江坞一中,甚至中考分数不够的,也选择交高昂的择校费。

    段圆圆不是江坞本地户口,初中也是借读生。

    在并校前按照招生要求她只能去分校区,但是合并后的要求,只要参加的是江坞本地的中考且分数达标,外地户口的同学交择校费也能进入江坞一中。

    杜文娟女士听到这个意外之喜后当天高兴的连吃了两碗饭。

    果然他们家是有些“拆迁运”在身上的。

    他们一家不是江坞本地人,而是从小土生土长的生活在一个小渔村,那里靠海,风景秀丽,当地的收入来源基本靠捕鱼和海鲜养殖加工,还有一部分人做珍珠养殖,旅游业发展的在当时不算旺盛。

    但是在段圆圆小学四年级那一年,他们村被规划要开发成新型旅游基地,所以他们拿到了一笔可观的补偿。

    那是一笔放到现在看来仍然很多、很可观的补偿金。

    所以她们完全不考虑择校费的问题,只要段圆圆能够进入江坞一中就行。

    谁还没有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状元梦了?

    即使成了母亲,没有了做状元的机会,但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状元。

    段圆圆在一旁给杜女士泼冷水,“那也不用现在就开始喝汤吧,而且总校区扩建了那么多楼,说不定吸收不到之前那些学生的风水呢。”

    江坞一中的总校区有一栋“清北楼”,传说二楼最东侧的班级,就是每年高三的各个尖子生。

    没有一个一中的学生不想去这间教室。

    杜女士突然提高音调,“哎呦,您老人家这要求可真多啊,能进总校区就已经很幸运了,也不枉咱们搬到这里住。”

    当时杜女士完全打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万一哪天能上总校区了呢?

    于是在段圆圆初三那年,买了这间离江坞一中总校区很近的房子,房子是小产权,但是这附近住的基本都是江坞一中的走读生。

    段圆圆吃了两个水煮鸡蛋,那碗核桃瘦肉汤被她推到了一边,“既然都能上一中了,还报什么辅导班。”

    “你懂什么,就算今年真是世界末日,你也得学到毁灭前的前一秒。”杜女士又把那碗瘦肉汤推回段圆圆面前,“快,喝了汤就去成魁教育。”

    杜女士说完,把围裙摘下来,一身职场西装让她看起来利落果决,眨着眼睛冲着段圆圆讲:“一会儿你去上课,我去公司,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成魁教育是杜女士给段圆圆报的新高一预科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高一的起跑线上,这种制造焦虑的辅导班在孩子刚刚中考结束的家长中格外有市场。

    段圆圆压根不想去,但她拗不过杜女士,只能在她的“压迫”下夹缝生存。

    成魁教育离段圆圆现在住的地方很近,走着去就行。

    段圆圆她和杜女士为了读书方便,搬到了巷子里。

    巷子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回南巷。

    回溯三千里,江天南飞雁。

    江坞的夏季闷热难耐,太阳如同火球一样挂在头顶,云朵在周围炙烤几秒就消散的无影无踪。

    段圆圆刚出门,没走几步路呢,身上就热出了薄薄一层汗,黏黏腻腻的,短袖贴在身上,这滋味并不舒服。

    她低着头走在路上,宽大的遮阳帽遮住了大部分的脸颊。

    她暗暗的想,其实她不喜欢“回南巷”这个名字。

    她想到了回南天。

    每年冬春交际之时,空气里渐渐有了生机勃勃的暖意,但伴随暖意一同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潮湿。

    一切的一切开始发霉,开始变质腐烂,墙壁有渗不完的水珠,衣服摸上去总是湿漉漉的。

    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雨雾,就如同她现在看不到方向的人生。

    人生看不到方向,但能看到辅导班的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