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网 > 古代言情 > 贵极人臣

406.与君相逢知何处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贵极人臣》406.与君相逢知何处(第1/2页)

    贞筠被问住了,她如鲠在喉,半晌后她终于落下泪来:“我知道该怎么做才最好,可我就是做不到的……”

    谢丕一时手足无措,他的身上像长满苍耳,他伸出的手微微发颤,却仍收了回来。他语声和缓:“你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贞筠仰头,她看到的仍是他的背影,宽厚又挺拔。

    贞筠的这次折返,到底还是无疾而终了。

    离东南愈远,她的沉默愈深。谢丕开始有意识地带她到养济院中走访。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颜,她这才愿意与人交谈,可依然是郁郁寡欢。

    有一天,几个怯生生的孩子,在女主事的带领下,来到她面前。在女主事的鼓励下,这些孩子支支吾吾说出自己的请求。原来,他们救了两只小猫,希望能给它们找个主人。可寻常百姓,家境贫寒,自家人能吃饱饭就算不错了,有一只猫抓老鼠就够了,谁会愿意养两只。他们于是把两只猫分别送给两户人家,可这两只猫却固执地不肯分开。它们明明分在两个村落,可一只却仍翻山越岭去到另一只身边,即使挨打,也不肯离去。

    最后,这两只猫都被退了回来,收养它们的农户道:“你瞧,本来是想做个善事,谁知还出了这档子事,它们也派不上用场啊。”

    孩子们无奈,想给它们找个新主人,所以找到了贞筠身上。他们有心求这个衣着华贵,善良美丽的夫人帮帮他们,可又出于畏惧不敢开口,所以才去托更熟悉的女主事出面。

    谢丕听见了他们的谈话,虽说旅途遥远,带两只猫多有不便,但有小动物跟着,贞筠或许能开怀。然而,他正打算叫人准备猫笼时,贞筠却拒绝了。

    孩子们在她面前,绞尽脑汁寻着两只猫的好处:“它们可好摸了,真的。”“它们会抓很多很多老鼠。”“它们会乖乖听您的话……”

    两只丑陋,瘦干干的猫崽,却在他们口中翻出了花。贞筠听着这些童言稚语,眉间却笼上轻愁:“可它们迟早会分开,何苦这样执着呢?”

    谢丕的脚步顿住了,他不敢置信地回望贞筠,只听她道:“听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吗?”

    孩子们茫然地看着她,他们眼中写满沮丧和不解。贞筠苦笑一声:“与其两条鱼困在水坑之中,相依相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还不如它们彼此从未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孩子们仍在辩解:“大白和小黄,要是不在一块,可能压根活不到现在。”

    贞筠道:“可当下对它们来说,分开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吗?为什么不把它们隔开喂养一段时日,它们总会习惯的。时间会抹平一切,不论是喜悦,还是悲伤。”

    谁都没想到,贞筠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谢丕在惊讶之余,更多却是无能为力的自责。修长的绿竹,终是在千磨万击中不复坚劲,她仍是弯了腰。心怀慈悲者满手血腥,傲骨铮铮者断了脊梁,纯白无暇者深陷泥沼。这就是所谓太平盛世,朗朗乾坤。

    贞筠起身打算离去,长长的裙摆从草地上拂过,只留下淡淡的幽香。那个沉默良久的女主事,却在此时开了口:“请恕卑职冒犯,卑职以为,您适才所言有些偏颇。相知相会本身就值得铭记,更值得争取。”

    贞筠一愣,她回眸:“谁不想长相守,可心愿不能永远靠施舍来满足。既然别离是早晚之事,还不如快刀斩乱麻。”

    女主事一笑,不置可否,话锋一转:“您听过,昙花和韦陀的故事吗?”

    贞筠当然听过,可这个凄美的故事,在女主事的口中,却换了一重色彩。

    女主事的声音细腻柔和,所有人都随着她的声音沉浸其中:“昙花仙子与韦陀相恋。可这段深情违背清规戒律,注定不容于天地。韦陀被送入佛门,夺去记忆。而昙花也被贬做凡花,一年只能开一次,一次只能开一瞬。几百年过去了,韦陀已成佛门尊者,早已忘却了过去的恋人,可昙花仙子却痴心不改。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要下山帮助佛主采集朝露,于是她就选择那一刻开花,洁白芬芳,皎洁如月。可惜,韦陀遥望这一路繁花,心旷神怡,却始终都没有想起她。她却依然坚持着,无怨无悔。在您看来,她的付出,是否真的一文不值呢?”

    当然不是。贞筠的眼圈有些发红,她深深一叹:“……真情本就不求回报。”

    女主事笑了:“是啊,这不是以物易物,哪有什么值得不值得,应该不应该。哪怕形貌俱变,也想为对方做些什么。别离虽叫人痛彻心扉,可哪怕只有一刹那的相会,生命亦能得到圆满。猫如此,人何尝不是如此。”

    贞筠若有所思,而此时女主事却突然唤了一声:“女史,您以为呢?”

    贞筠一愣:“你、你认得我?”

    女史这个称呼,她大吃一惊:“你是宫里人?”

    女主事福身一礼,仪态端方:“卑职曾在沈学士门下听教,又岂会不认得女史。”

    贞筠忙扶起她,人生最喜,莫过于他乡遇故知。她不解道:“可你,你怎会在此处。”

    女主事感慨万千:“这要仰赖您的夫君李尚书进言,皇爷颁了旨意,允三十岁以上女官、宫人出宫,入养济院、惠民医局、漏泽园和织造局任职,给我们发给俸禄,还允我们自由婚嫁。”

    贞筠呆若木鸡,只听她哽咽道:“当年,沈学士教我们读书时,老是说,‘别总想着梳妆打扮,多长点学识,到哪里都是好的。’年长的姐姐们却不当回事,眼看着这一辈子就耗在这里头了,纵有满腹诗书,又有什么用呢。可没想到,这才几年,竟然真有走出红墙碧瓦的那一天!”

    贞筠早已积蓄在眼眶中的泪水,终于簌簌地落下。她紧紧握住女主事的手,笑中带泪:“你比我看得更明白,你比我看得更明白……往日,竟是我自误了!”

    她的声音嘶哑,既有哀伤,更多的却是喜悦。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声,让谢丕听得神湛骨寒,他再也顾不得避嫌,什么男女大防,什么名节操守,俱被他丢到一旁。他奔到贞筠面前:“……你,你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贞筠仰起头,她拭了拭泪,突然道:“我还记得,我们从宁波往广州的路上,谈及琴瑟笙箫,可是之后一直都没机会亲耳品鉴技艺,这次你想听我奏一曲吗?”

    谢丕僵住了,他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上次,他能胸有成竹地劝回她,可这次他却再也没有当时的底气。他甚至想逃避,种种念头在他心底闪过,他是为了她好,他可以把她带走,相信时春派来的护卫也能理解他。可到最后,他还是跟着她,来到乡间的野亭。

    此时又是初秋了,袅袅秋风,木叶下坠,颇有凄清之感。清清的水影中,倒映着薄薄的夜。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不甘的蝉儿,还在发出最后的嘶鸣。谢丕将琴,摆在案上。泗门谢氏,是千年世家,珍藏无数。他这次往四川赴任,也带上了先祖谢庄的一架古琴,名为“怡神”。

    贞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谢丕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心事重重地落座。他的十指拂过琴弦,琴音如流水一样倾泻而出。贞筠一下就听出,是《阳关三叠》。

    纵然心同胶漆,臭契芝兰,可却分别在即,从此就是天各一方,叫人岂能不黯然销魂。一叠为折柳伤怀不忍分,二叠是未饮先醉哀可怜,三叠则是未审归程情最殷。一叠复一叠,伤情复伤心。待琴音终了,蝉鸣都消失殆尽。万籁俱寂,只有他们的呼吸声,越来越沉重。

    谢丕心如擂鼓,他想到了时春的话,如果他能带给她幸福,如果他能留下她,那么不论是含章还是时春,都会祝福他们。那里是四川,天高皇帝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哇叽文学网 wajiwxw.com,请收藏】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网|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